游都江堰

○ 严家峰

文化艺术报 文旅 美食
    都江堰
    鱼嘴分水堤
   6月7日,我们临时组团的一行成员,从成都琴台口出发,在随团导游周女士的陪同下,行程约两个小时,穿越南桥,顺利进入国家5A级景区——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前256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该工程分别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
  鱼嘴分水堤位于岷江出口1950米处的岷江江心,其形如弯月,前端扁平入水,形如嘴巴,故名“鱼嘴”,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水堤于渠首顶端,迎着岷江波涛,巧妙地将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是自然河道,其作用是在雨季排泄大量洪水,内江是李冰率众开凿的河道,它把岷江水源源不断地送往成都平原进行灌溉,有神奇的“四六分水”和“二八排沙”的功能。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从万山丛中疾驰而来的岷江水,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顺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飞沙堰建在导流堤上,用以宣泄内江多余水量及排走泥沙,用以保证取水口所需水位。
  都江堰的宝瓶口是采用“火烧水浇”,使坚硬的岩石爆裂的方法开凿而成的。宝瓶口是都江堰灌溉工程的引水口,因其窄而深(据导游介绍其深度达76米),形状酷似瓶口而得名。从宝瓶口而下的岷江水,过了南桥后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使得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旱涝保收。此设计是注意到了枯水季节水位低,确保大部分泯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而洪水来临时,则水位高,大部分水从外江排出。再则,此设计确保河段窄而深,流速快,河水不易结冰,泥沙不易沉积,下蚀作用更明显。
  在鱼嘴处穿过都江堰上的铁木吊桥,名曰安澜桥,安澜桥又称夫妻桥,民间流传着夫妻二人立志修桥的动人故事。清代嘉庆年间,川西韩家坝的私塾先生何先德决心重修破败了的安澜桥,他向各方募集资金,带领百姓动工修建,触犯了摆渡口渡头的利益。
  渡头就勾结官府,以“草菅人命”的罪名,把何先生抓到牢里,后来死在牢中。他的妻子决心继承夫志,继续请工匠修桥,终于建成了一座新桥。这座桥以石头和木排做桥墩,用粗竹缆为栏,每隔十米竖木板紧固栏缆,桥身安稳可靠。
  人们为了感谢这一对造福人民的夫妻,就把这座新桥称之为“夫妻桥”,还有人为此写了一首诗:“夫妻桥上过夫妻,夫唱妻随颂夫妻;妻承夫志完大业,长虹百代跨东西。”有人把这对夫妻造桥的故事编成川剧,至今这出戏还在四川各地上演,甚至还到北京上海等地演出过。
  现在,每年的七夕或情人节,一对对情侣来此留影,以求夫妻恩爱、白头偕老,这里也成了现代都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跨过安澜桥,顺山而上,就到了玉垒阁。该阁坐落于海拔865米的玉垒山山顶,为钢木结构,地上6层六角形式塔楼,从地面到塔尖,总高度为46.6米,底层直径为21.1米,顶层直径12.6米。玉垒阁是千年古城的新地标,登上玉垒阁,俯瞰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全景,岷江分流七河穿城而过,巍巍古堰,古城市井,青城幽意等尽收眼底。玉垒阁负一层,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设施,是游客休闲、品茗、购物的好地方。长达128米的步云廊扶梯,上下站高差56米,也开始运行了。怎样不用费力气和精力,就可以登上神秘的玉垒阁。步云梯由两段扶手电梯组成,连接二王庙和玉垒阁,乘电梯到玉垒阁全程只需5分钟,更是全国景区户外第二长的扶手电梯,充分体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设理念和人文关怀。大家一定要来体验一把。
  2000多年来,都江堰发挥着灌溉、防洪、航运、水产养殖等作用,让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7市区37区(市)县,灌区面积达1370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仍在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划时代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