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网友吐槽的司马迁雕塑
雕塑家牟运道 硕大的头像矗立在地面上,满面愁容的司马迁胡须飘飘,一手指着额头作思考状……近日,在西安市东二环和仁厚庄北路路口的一尊司马迁雕塑引发网友热议,被戏谑为“司马迁很头疼”。由于该雕塑一半露出地面,一半埋在土里,甚至一度被形容为“好像是给司马迁判了死刑”。
4月4日,记者在这里看到,这座司马迁雕像位于一座室外停车场的旁边,在周边随意乱停的车辆缝隙中,依稀可见底座有铭牌写着司马迁的生平简介。走访一圈记者发现,这座雕塑只是周边商圈众多雕塑中的一座,在仁厚庄北路与南路之间,还矗立着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等30余座名人雕像。那么,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座司马迁雕像到底是在哗众取宠还是先锋之作?
在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环境艺术与环境美学博士后岳红记看来,司马迁的雕塑存在着明显的硬伤:“从内容来讲,这座雕像的形象与历史人物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不相符的。或许,它本身就是一个商业运作,只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好的艺术作品对人会有一种引导作用,是一种美的享受。违背艺术规律的作品,没有需要包容的理由。”岳红记的关注点在于,艺术品与周边街区的大环境是否相互匹配。在岳红记看来,城市景观设计的内容一定要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它是有设计的元素在里面的。
如何欣赏一座头像雕塑 什么是好的雕塑?什么是坏的雕塑?什么是美的雕塑,什么又是丑的雕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知名雕塑家牟运道先生。对于司马迁雕塑,牟运道从对于一座雕塑的思考出发,阐释了关于雕塑审美艺术的真知灼见:“这座司马迁雕塑并没有把雕塑和人物联系起来,也就是没有表现出司马迁的精神内涵。虽然是表现思考,但是眼神却并不是思考的眼神。罗丹的《思想者》,它就能够把人的那种思考状态涵盖进造型里面。因此,一个成功的雕塑作品,头部、颈部和胸部会有一个动态的扭转。从雕塑的立体概念来讲,就能形成一个三维的形象空间,而非一个面的形象。”
虽然这只是一座看似不起眼的街头雕塑,但在牟运道看来,只要雕塑放在街头,它对于每个人是会产生影响的——街头也是艺术阵地。甚至街头的雕塑更重要,做得好的雕塑有历史震撼力,有教育意义;而做得差的雕塑可能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好与坏,美与丑之间,在艺术家的眼里,既泾渭分明,又并非水火不容。“如果这个雕塑能够吸收中国传统的思维菩萨、思维罗汉等造型,让人一看就是在思考的状态,那就堪称成功的作品,就像中国古代的泥塑菩萨佛像,都是有思维形态的。”
雕塑能够传达出最美好的东西,能够教育人,就是一件好的雕塑,这是牟运道对于雕塑作品的好坏所下的定义。“雕塑是艺术家内在思维的外化,是艺术家内心的一种体现,也是他们对社会的一种认识。为什么古代很多的雕塑具有永恒性呢?它不是拿时间来计算,而是用情感来计算的,祖祖辈辈可能就做这一件雕塑,所以用尽心血表达出来。”
牟运道工作室里摆满了他的雕塑作品,这些结合了中西方审美观念的雕塑蕴涵着他对中国传统雕塑的继承和对西方雕塑技法的创新。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他既注重雕塑动态的力度美感,也倾心静态的平和之美。就像中式和欧式的雕塑技法,在他的作品中相互交融。“中国传统的雕塑,最主要的还是表现人物。在创作中我把传统的手法应用进来,比如要表现一个佛,我要吸收传统技法中线条、情绪的表达,要体会人物思考的神态和气度,就像做一个侍女雕像,会强调她嘴角流溢出来内心的喜悦和冲动。”
中国的雕塑与西方的雕塑最为明显的一个区分在于,西方的雕塑注重解剖比例关系,倾向于表达真实感,而中国的雕塑可能不表现比例而是表现气质。“一个雕塑作品,如果解剖不太对,比例不太对,但是气质气度够了,给人同样和谐的感觉,这个雕塑也就站住脚了。表达同一个人物,表达的角度和方式可能不一样。西方技法通过骨盆、胸腔、头颅的扭转,将动态显现出来。西方思维趋向不同,审美也会不一样。人物雕塑从内到外,骨骼是怎样的,肌肉是怎样的,他们在这方面研究得更透彻。明显的对比是,中国雕塑不太强调动态,更注重人物的内涵。”
如何欣赏一座头像雕塑?牟运道给出了简洁明了的答案:观察头骨的形状是否符合比例关系,表皮的肌肉是否长在骨骼上,最后看人物情绪的表达是否正确,是否有味道。
城市雕塑建设应广泛征集意见 平常走在街头,牟运道会仔细观察街头的雕塑。但很多雕塑令他深感遗憾:解剖关系臃肿,没有内涵,人物表达没有深度。他将之归结于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艺术思潮。社会飞速发展,节奏太快导致人们的心态发生微妙的变化。体现在艺术思潮方面就是,目前的雕塑作品当代性雕塑占据主流。“50后左右的艺术家做雕塑还是很讲究的,而80后们更注重当代的东西,对于传统的价值和手法并不是很关注,不要求非常写真,只强调‘感觉’。”
作为一个老艺术家,牟运道不仅尖锐地提出问题,更试图改变目前的现状。他的解决之道是:吸收传统,勇于探索。他不遗余力地呼吁,希望在雕塑艺术方面,每个人都要有责任心。“年轻的雕塑家要多听取老艺术家们的传统的观点,老的艺术家也要吸收年轻艺术家身上的东西,这些都应该探讨一下。大型的城市雕塑,在制作之前还是应该探讨一下,必须要有一个论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现实状况经常是有的雕塑价格高得离谱,但是做出来的东西价值与价格并不相称。”
牟运道希望建设制造城市雕塑时能够广泛征集意见,规划者、制作者、观赏者,每一个人都能负起责任来。“要从西安的地域特色出发,从三秦的气韵和气度出发,来定位城市的大型雕塑。我们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以符合这座城市的气质。要有责任心,要去维护她,而不是去伤害她。”
文化艺术报记者 魏韬/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