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下浓厚的文化底蕴,富有艺术气息的工艺品、文化传统更是不胜枚举。如今,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然而,那些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艺术却愈发显得弥足珍贵,历久弥新,不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缂丝就是这种文化工艺艺术的代表之一,它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织工在多年的织造技艺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是艺术的升华。其中,苏州缂丝制造技艺曾被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缂丝这种文化艺术精品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有着极高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市场价值的艺术品。
作为深入研究缂丝技艺的中国工艺美术专家,靳贻婷在行业中凭借其深厚的文化艺术修为,独特的艺术审美眼光及较高的缂丝艺术文化造诣创作出多件缂丝艺术精品。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实践的沉淀,靳贻婷创办了北京耕织堂织绣有限公司,成为当代中国缂丝织造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缂丝传统艺术的传承者与传播者,在该领域中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地位,为中国缂丝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对于缂丝几近痴迷的靳贻婷,最早接触这种织造艺术还是在年幼时期,她受到很多来自家庭的影响。她说:“这种工艺艺术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精致细腻,上面的图案栩栩如生,越看越入迷,这也使我产生对缂丝艺术的迷恋之情,进而有了想要学习、研究这种艺术的想法。”
最初对于缂丝和刺绣工艺品的了解使靳贻婷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让靳贻婷深深沉迷于它的细致入微,在每一针、每一丝的勾勒下汇聚成精妙绝伦的艺术精品,靳贻婷为之震撼,这也似乎给靳贻婷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的大门,从此,靳贻婷便走上了探索缂丝工艺发展,传承缂丝艺术文化,创新缂丝技艺之路。
经过多年的研习,靳贻婷在缂丝设计、织造及技艺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她发挥出自己精湛的设计、织造水平,运用别具匠心的审美视角,原创出宋代《千里江山图》、宋代长卷《花卉虫草图》、张大千《墨彩荷花》等缂丝艺术品。她所创作出的作品曾受邀参加国际性展览,并多次入选中国文博会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专业展览,荣获业内国家级权威专业奖项,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致力于传承缂丝文化艺术
北京耕织堂织绣有限公司在靳贻婷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对公司的每件作品,靳贻婷都从专业的角度进行选图、审稿、配色、缂制、刺绣,投入大量精力严格把控,只为每一件作品都无可挑剔,精益求精。“耕织堂”也成为行业知名的织绣艺术馆。
靳贻婷常常形容公司是一个载体、平台和窗口,她说:“这个公司就像是一个载体,不仅连接着我和缂丝艺术,更是我传承发扬这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平台,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有更多人欣赏到精品缂丝,我也希望能够将缂丝文化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人了解缂丝艺术,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的传统艺术。”
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