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小说《雨润迟花开》:初心塑造与艺术特色
○ 靳光耀
  一口气读完童星先生教育题材的长篇小说《雨润迟花开》,觉得这是一部教学演绎,一部有教无类的成功案例,一树盛开的迟桂花。
  本书洋洋洒洒三十余万字,以教师宋春雨为线索,讲述一群“后进”孩子初中三年义务教育的精彩历程,从军训开始到初中三年级结束,描写了他们全方位的学校生活。针对有问题少年的打架斗殴,成长期的懵懂任性,青春期的冲动和浮躁,连同娇生惯养孩子的自私和怪癖,以及多数家长与孩子的交流误区、弊病等细节描写,折射出社会的教育情状,基层生态、家庭环境与孩子成长的相互关联,提请大家关注百姓生活对孩子人格、性格形成的正负作用,摆正教育的角色,值得每个人回味、深思……作品提醒社会,教育关乎每个国民本身生活和未来命运。
  以宋春雨为代表的人民教师,以深厚的职业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投身其中,从问题的表象入手,由浅入深地剖析每个少年的成长经历,精心塑造他们的心灵,给出教育路径,制定出因材施教、大爱无疆的应对之策,诠释了教育功能和人民教师的使命担当,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师生形象。一个充满时代气息的学校画卷呼之欲出,生动鲜活,令人唏嘘感怀,联想诸多。
  这部书好在置身矛盾,不回避问题。书中描写的问题少年打架斗殴,严重性惊心动魄,让人唏嘘感叹:人之初是性本善呢,还是性本恶?如果教育不去引导他们,那么结果将是暴力的狂流不受约束,戾气将成为社会的危害。我们的教师没有放弃他们,及时化作春雨,细无声地引导他们向上、向善,激发孩子的真善美本性,使之迷途知返,回归正道。更可贵的是,教育没有头疼医头,停留一隅,而是通过家访,调查研究,开出“处方”,要求家庭成员以身作则,正本清源。要求老师,摒弃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旧习惯,融入民主、对等的互动里。共同为孩子营造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为未来负责,为文化负责,这才是系统负责的教育本质。然而,社会复杂,孩子身上的“毛病”几乎都来自相应的家庭。孩子是社会的镜子,他们最初“临摹”的样板就是自己的家长。这点,书中做了系统描述,可以看见,商贩的两面性通过孩子行为反射出来;孩子粗暴的行为,其“典故”必然出自他的家庭矛盾;以暴易暴,心口不一,皆有前因后果。教育不是万能,没有教育却万万不能。这就需要再塑灵魂,扣好每一粒扣子,纠正不良习惯和个性弊端,为此,学校的每个举措,无不渗透着良苦用心,老师功不可没,善莫大焉。历来人们轻视少儿领域研究,对“孩子王”的工作缺乏了解,读罢本书,再次纠正和普及了教育的高贵本性,展示了现代孩子的聪颖,老师的圣贤作为,让人脑洞大开,联想万千。
  本书文风质朴,秉承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严肃认真,绝无哗众取宠之嫌,俨然正统教育之课堂,让人感觉作者仍然在传道授业解惑,因此,这一树盛开的迟桂花,每一朵都洋溢着正气芬芳,回荡着爱的旋律,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读,寻觅其中自己的影子,感受作家的写作宗旨和神圣追求。
  诚实写作的童先生,没有虚构和穿越,没有糊弄人博眼球,采用章回结构、课件式、关键词的叙述方式,以其教师的严谨工整陈述故事,足见其功力不凡,生活阅历丰富,才有了鲜活的当代师生人物,有了这个教学演绎,可谓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在此,向他表示祝贺!希望作家童星先生放松身心,轻松上阵,续写教育的新篇章,塑造出传道授业解惑的新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