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苏州定园景区被吊销了营业执照,这也是我国首个因虚假宣传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旅游景点。
这座定园自称“苏州古典园林精华汇总”,实际上只是在遗址上重建的“山寨景点”,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民营的现代园林。明明建成不到20年,却自诩有600多年历史;未经任何专家学者鉴定,就妄称房屋为刘伯温私宅,园中这里是唐伯虎饮酒作画之处,那里是吴王夫差两位爱妃梳妆打扮之所……而且,“70元门票拿出几十元好处费给掮客”,引得导游司机铆足了劲儿吹捧,变着法子把游客往园子里带。“造像粗制”“套路满满”,让不少游客大呼上当。正因如此,从被勒令整改,到被摘掉3A景区“帽子”,再到如今被吊销执照,定园落得关门大吉的下场,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关门的处罚不可谓不重,但猛药才能去疴,重典才能治乱。揆诸国内,这样的“李鬼”景点并非一处。西安“山寨”兵马俑“红嘴唇、双眼皮、画眼线”令人啼笑皆非;河北所谓“国家3A旅游景区”的冀宝斋博物馆,里面竟都是赝品……在国内一些旅游景区,或是无中生有,或是克隆照搬,牵强附会不少,历史底蕴实无,自我吹嘘甚多,诚意待客鲜少。凡此种种,不仅让不少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更蚕食着城市形象、扰乱着旅游生态。
“山寨”景点背后业已形成的产业链。就如定园,周边聚集了一批“黑导游”“黑中介”“黑司机”。而吊诡的是,不少令人大跌眼镜的“山寨景点”,还能获评国家3A级景区甚至更高的等级。是“山寨景点”太鸡贼太顽强,还是管理部门太糊涂太失职?斩断背后的链条,必须高举监管利剑。既要提高景区评级门槛,将粗劣的“李鬼”拒之门外;也要对违法景区亮真招、动真格,该摘牌的摘牌,该降级的降级。
苏州吊销定园营业执照赢得一片喝彩,正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各地打击“山寨景点”不妨借鉴一二。毕竟在任何一个市场中,最终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只能是货真价实。只有维护健康的旅游业土壤,才能带游客抵达“诗和远方”,当地旅游业才可能实现良性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姜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