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旺村美民风淳乡村振兴看神木

文化艺术报 专题
    尔林兔农业示范园
    脱贫技能培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犹如和煦春风吹遍麟州大地,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撸起袖子加油干,让乡村振兴战略在神木落地生根,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这样的思想已经成为神木市广大群众和干部的共识。
  一年来,神木市以脱贫攻坚、农业转型升级、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加快农业转型发展,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双提速,培育优化特色品牌化产业,探索切合神木实际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实实在在地为农民想出路、立产业、改面貌,让乡村振兴战略在神木大地落地生根,农村面貌得到了脱胎换骨的嬗变。
  农业升级,致富“家当”厚
  一年来,神木市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产业规模、做强经营实体、做优产品品牌,坚持富民为本、富民为先,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神木市栏杆堡镇依托各村自然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整理等模式,发展以旱地西瓜、小杂粮、山地苹果和中药材为主的绿色无公害现代特色农业。2017年全镇已完成2万多亩的土地流转,整理土地8690亩,粮食种植面积已达9万亩,其中机械化种植面积近4万亩。该镇还大力推广旱地地膜西瓜种植技术,2017年种植旱地西瓜2000余亩,在第二届旱地西瓜节上为瓜农搭建销售平台,拓宽了村民致富的渠道。
  曾经,神木市中鸡镇纳林采当村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居住分散,年轻劳力多数外出务工,大部分耕地撂荒。近年来,镇上多方筹措资金,新修了到庙壕村、锦界镇窝兔采当村的高标准油路,修通了连接7个村民小组的6.3公里砂砾石公路,大大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为后来引进恒源集团农丰农业和长青健康科技两个企业在村上建设种养殖基地,争取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镇政府还对该村近200户村民的住房进行了改造,房屋屋顶统一搭建了彩钢瓦,院墙和门面统一进行粉刷。此外,还新建了一个4000多平米的公共文化娱乐广场,安装了260盏太阳能路灯,新建了2000平米的垃圾池,村民产生的垃圾做到集中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处理。村委会还增设了图书室,购买了乒乓球桌等文娱活动器材,大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一个干净整洁,村民收入稳步增加的新型美丽村庄,呈现在全村人面前。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增收致富,栏杆堡、中鸡镇力促农业转型升级的做法正是神木市推进农村产业兴旺的一部分。一年来,神木市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不断扩大试点村范围。贯彻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实施神木农业公用品牌培育工程,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做优做强北部草畜产业,推进城郊设施农业建设,提质发展中南部旱作农业,加快沿黄地区红枣产业升级步伐。按照“扶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加大现代特色农业扶持奖励力度。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着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采取“旅游+”“生态+”等模式,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位于西沟办事处四卜树村的天兆畜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民营企业家折兴田联合四川天兆猪业集团创办的企业,该公司实现繁殖母猪存栏1200头,年出栏肉猪26000头。令人惊叹的是,该公司的猪舍采用“云智能”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管理,全自动化供水、供料、控制温度和湿度,可定时、全自动化完成饲喂工作,每人每天能管理2500头猪。对猪场粪污进行自动化传输处理,将沼气池腐化、沉淀池三级沉淀后的废液,通过管道直接传输到种植基地用作肥料。正在建设的沼气项目采用水泡粪技术,投入使用后,可实现年产沼气30万立方米,年发电量28.3万千瓦,沼液沼渣年利用量1.5万吨以上。
  农村发展,家园“颜值”高
  行驶在尔林兔镇,通村公路笔直平坦,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农家屋干净整洁,所到之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尔林兔镇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带农”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特色小镇。村里变美了,村民们高兴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村民们富起来了,农村“颜值”也在一步步提高。2017年,尔林兔镇积极引进适合在该镇碱性土地上生长的新型363美葵品种,8月12日,以“金色葵花海生态尔林兔”为主题的神木市尔林兔镇首届向日葵文化节正式启动。“除了在葵花基地赏花、写生、摄影,我们还带着大家去西葫芦素村万亩大草原观光,去吧吓采当万亩玉米高产基地赏景,去红石岛和沙丘游玩,去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参观、采摘,去红碱淖参加沙漠摇滚美食节,去农家乐享受舌尖上的美味、体验乡村田园生活。”该活动负责人说:“‘一条龙’式的观光路线让您走进尔林兔、欣赏尔林兔、爱上尔林兔。”
  在麻家塔办事处,整治环境卫生,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2018年,该办清运了麻家塔沟河道垃圾1650吨,实施了麻家塔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成两座化粪池和清水池,搬迁了窟野河、麻家塔沟河道两边9家分散养殖户,清理了肯铁令沟、乌兰不拉两村煤矿塌陷移民搬迁后的建筑垃圾,并对土地进行了平整。新建小型广场8个,环村道路1条,整治硬化了五陈公路两旁乱堆乱放的所有杂物。该办还把每月农历初一、十五确定为爱国卫生清理日,集中整治村内道路、河道、公共场所环境卫生。
  尔林兔镇、麻家塔办事处村容村貌的变化,只是神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一个小小缩影。一年来,神木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按年度、分梯次推动乡村山水林田路房综合整治,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和“五化”行动,重点推进沙峁镇王苍塔村旱厕改水厕试点,实施马镇、贺家川、花石崖、万镇等沿黄4镇市政综合提升工程,新建贺家川垃圾处理厂和万镇污水处理站各1个,实施110个行政村的村容村貌整治行动,实现全市35%行政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有效治理。2018年,神木市加快建设绿色乡村,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引领,以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为目标,持续加大工矿区生态治理力度,加强中南部农牧区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落实河长责任制,加强农村水源保护。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用力做好移民搬迁工作,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整体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
  发展,尤其是农村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一年来,神木市高起点编修《城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实施水电路气讯及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沿黄公路改造提升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均已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398公里,行政村通畅率实现100%,城乡交通更加便捷。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最大的惠民工程,也是当前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从2012年起,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建设目标,神木市先后创建美丽乡村8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地市级12个。
  一年来,神木市下大力气打造神木市美丽乡村升级版。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目标,按照“四化一整治”和“五覆盖六到户”的要求,重点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六大工程,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大漠风情、沿黄韵味、神木特色”的美丽乡村。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时,神木市特别注意打造神木本地特色。实施民居改造,以规划统一、户型统一、外观统一为重点,建设具有现代功能、体现地方特色。从北部选取中鸡镇纳林采当村和南部选取沙峁镇王苍塔村两村进行了试点打造,成效明显,两村面貌焕然一新。纳林采当村全年实施民居改造105户,新建村级卫生室一处,蒙古包9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沟渠综合治理及绿化300米;沙峁镇王苍塔村全年民居改造110户,现正在谋划旱厕改造工作。西沟办事处四卜树村现已是榆林市美丽乡村建设样板村,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今年主要完善了亮化、绿化以及污水处理等配套附属设施。沙沟峁村完成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工程4000平米,道路硬化1800平米。锦界镇沙母河村已具备省级标准,重点实施了升级改造工程,包括道路硬化3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7盏等。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神木市在推动此项工作时创造性地实施民居改造工程,与精准脱贫有机结合,持续推动重点村组建设,成功打造了以四卜树村和纳林采当村为代表的神木特色的美丽乡村,撬动社会资金1.6亿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
  农民进步,文明“提速”快
  走进神木市,不管是城镇的大街小巷,还是农村的乡间院坝,环境整治让村庄变美了,新民风建设让乡风文明了,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以前,亲戚朋友逢事就办宴席,谁家办得热闹,谁就有面子。吃酒人情份子给少了,又怕掉面子,给多了负担又重。”西沟办事处灰昌沟村村民陈富昌说,“现在好了,村规民约定下了,红白事不能大操大办,不摆设高档烟酒,不攀比、不浪费,还规定了最高礼金为300元,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灰昌沟村将建设新民风与扶贫紧密结合,加强思想层面的教育帮扶,每季度召开一次道德评议会,每年开展一次“新民风+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把道德讲堂办进农民家中、办进贫困户家中。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广泛宣扬美德,用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文明新风气。
  倡导新民风,大家在行动。如今的灰昌沟村,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生活方式科学文明健康的多了;争当贫困户的少了,想办法致富主动脱贫的多了;村民之间相互争利的少了,互助互惠的气氛日益浓了。无独有偶,在万镇镇,“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正在扎实推进,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同步开展。在一批批道德力量的感染下,村民们开始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逐渐养成了爱清洁、讲文明、懂礼仪的文明卫生习惯,整个村落看上去都干净整洁,一股美丽、和谐、文明的乡风正习习吹来。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神木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开展“厚德神木”建设各项活动,推动诚信“红黑榜”管理制度农村全覆盖。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神木黄土、黄河、草原、革命、史前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优势,运用“民俗+”的思维,建设一批陕北传统民居示范村镇、特色主题现代农庄和乡村记忆博物馆,打造彰显神木风土人情的文化艺术名片。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行动,引导各行政村建立切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破除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全面提振新时代神木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一条条平坦笔直的马路,一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神木人昂首阔步,必将谱写出新的华章!杨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