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侯/油画/《陕北人家》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拂堤杨柳醉春烟。风景如画,正是出游好时节。怀着崇敬之情,带着探幽寻梦的心境,我走进了梁家河村。
梁家河村是延川县文安驿镇的一个拐沟村,在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两面是黄土大山,中间是条窄窄的川道,一条山间小溪缓缓地流淌着。这是陕北黄土高原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小村落,以前名不见经传,如今却名扬天下。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村插队落户,并入了党,后来又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在这里劳动生活了7年。后来习近平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陕北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轩辕黄帝以陕北为根据地,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奋斗,将上万个部落诸侯国统一为大中华,开创了文明时代。无独有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藏龙卧虎的陕北高原,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马文瑞、阎红彦、贺晋年、贺吉祥、陈克功、吴习智、李赤然、高维嵩等革命领袖,举红旗,惩腐恶,建立了红色革命根据地,成为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红军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为根据地,将内忧外患、四分五裂的旧中国统一,建立了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共和国的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也以陕北高原为根,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艳阳高照,秋风拂面,来村参观学习的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当我们坐着村上统一安排的电瓶车,来到梁家河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硕大醒目的标语———“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这句话是习总书记说的,人们耳熟能详。在标语前,旅游的人们纷纷合影留念。
穿梭于总书记住过的每一座院落,凝视着村史馆和窑洞中悬挂着的那一幅幅珍贵的照片、陈列着的一件件农具,倾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和村民们的介绍,抚摸着总书记睡过的土炕、床铺,用过的马灯、水壶、煤油灯,我心潮起伏,感慨万端,亲切、温暖和崇敬之情不禁涌上心头。
梁家河人在党的好政策的指引下,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务实、勤劳、团结、奋进、爱民”的梁家河精神,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知。村上确定了紧紧抓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知青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相继回村,大家依靠保留下来的知青院、知青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等知青文化资源,借助国家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相继建设了村史馆、知青文化体验园、苹果采摘园、耕作园、农家乐等一系列旅游项目。面对全国人民来到梁家河,学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积极做好迎接游客的准备。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工程,在村主干道两旁栽植刺柏、河北杨4000多株;在河道两侧和农户门前院落种草40000平米,在村间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27盏。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全村166孔窑洞、70间平房实施全面改造,新修、改造厕所64座。完善了产业功能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村史馆,新修停车场3处,公厕4座,开发知青文化旅游景点6处,旅游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围绕乡村旅游,对群众进行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技能培训,提高了村民的创业意识,提升了创业能力。目前,梁家河已发展“农家乐”6家、乡村旅舍1家、工贸公司及梁家河土特产品牌营销店各1家。
他们积极与陕旅集团开展合作,成立了延川县梁家河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购置了电瓶车40台,解决就业110人,带动了164人脱贫致富。据统计,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积极抓好移民搬迁,组织137户群众移民搬迁到镇上统一规划建设的楼房居住,保护了知青文化景区,改善了人居环境。现在是产业在村上、居住在镇上,开始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在村里实施现代高效农业、药材种植、生猪养殖、休闲垂钓等项目,既为群众找到了致富的好路子,又使村容村貌变得整洁。目前,梁家河已成为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教学基地、港澳青少年学习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培训实践基地。
去年,梁家河村人均纯收入已达9600元。如今,梁家河的苹果、小米已成了知名品牌,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梁家河村与本香、中菲养殖集团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合作,目前已建成7座养殖场,其中6座已经进猪、存栏12000头,现在入股169人,预计每年的利润将达31万元。
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梁家河村的发展道路无疑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和途径。
望着这一座座水坝,一层层梯田,一片片果林,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不久的将来,梁家河村一定会像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南街村和陕西的袁家村等村子一样,成为闪耀在中华大地上的耀眼明珠。如果中国的农村都像梁家河村一样走上富裕道路,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美梦成真。我们坚信,我们一定会美梦成真!
(限于版面,本文有较大删节,全文见文化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