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花五十元在书院门购买的“贾平凹”书法赝品,里面附
带着PS
的贾平凹与作品的合影照片。 魏韬/摄 本报5月11日A06版刊发的调查稿件《赝品围剿真品是谁让西安书画市场变得如此丑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起相关部门重视。稿件发布时间,恰逢西安广播电视台5月8日《问政时刻》节目问政西安市文化市场秩序。
5月28日,西安市政府督查室致电本报,就以上稿件反映的西安书画市场乱象作出回应,并提出具体整改措施。
该工作人员表示,自电视问政之后,碑林区文广局已经着力加强监管巡查力度,对所有经营户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同时,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对书院门书画市场进行整治:一是,加强监管执法力度;二是,和碑林区特色街区联系,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此后如有发现赝品书画,一经查实,将会立即惩治。三是,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文体局执法队进行查处,同时积极发挥碑林文化市场协会的作用,规范经营者的行为。文化市场的规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下一步随着监管力度的增强,打击力度的增大,相信西安文化市场秩序一定会健全。
那么,碑林区文广局对于书院门书画市场的整顿效果如何,这些整顿措施是否落地到位?5月29日,记者回访西安书院门书画市场,检验整顿效果。
按照西安市政府督查室以上回应,“整顿措施”中第一项是“加强监管执法力度”。然而,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未发现有执法力度加强的迹象,该市场中依然有不少商家出售赝品字画。
“整顿措施”第二项,“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记者随机采访四位商户,大家表示没有听说过有任何工作人员进行过宣传,街区内也没有摆过宣传展板以及宣传品。一位商户告诉记者,书院门书画市场平时几乎没有任何行业性的管理,除了城管会来收费之外,并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指导和监督。一位商户说,之前街道中间有流动商铺,还能聚集一些人气,自从去年取缔之后,现在整个市场没有人气,对商户们的生意影响很大。
“整顿措施”中还提到,“通过文体局执法队进行查处,同时积极发挥碑林文化市场协会的作用,规范经营者的行为”。记者实地回访,得到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在随机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商户均表示,没有听过“碑林文化市场协会”这样的组织,也不知道这个组织在书画市场中发挥过什么样的作用。
随后,记者就了解到的状况致电碑林区文体局,该局文化执法队副队长卫楠称,他们目前已经对书院门字画一条街进行多次检查,但因为缺乏专业鉴定机构,很难鉴定字画的真伪。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和市上沟通,尝试通过组织具备认定资格的人员来成立行业协会,便于对赝品字画取证执法。
卫楠告诉记者,前几天碑林区文体局文化执法队已经以“双随机”(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方式走访检查,进行法律法规宣传,以后将形成一个长效机制。随后还将再进行一次专项检查,通过特色街区办,打造示范性的艺术品一条街,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杜绝假冒伪劣字画。
但从以上实地回访发现,西安书院门书画市场的“整顿措施”还停留在纸上,并未见到实质性行动。
从商户反馈信息来看,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并不到位。
市场的培育和良性发展,必须靠引导靠规范;没有了监督和管理,市场只会鱼龙混杂,“几颗老鼠屎害了一锅汤”,到头来,只会自己砸自己的饭碗。
希望“整顿”能落在实处,希望商户能持续发展不是一锤子买卖,希望市民百姓能获得文化繁荣带来真正的精神享受。
文化艺术报记者 魏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