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学一点手工
○ 王 馨
  阅读王馨,总会有一种文史意味和沧桑感。这或许与她所从事的文史工作有关。“把乡愁诉诸于文字,不是王馨的独创,是多数文化人的共同体征和脉象。只是王馨变作了文字的乡愁,不光是流溢于字里行间的惆怅,更多的是赋予了抒写时代的气息和影像,也即刚刚过去了的近百年沧桑岁月的惊心动魄与万千世相——”这是我写给王馨散文集《故城故人》评论《为了留住的逝去》的开篇。本篇同样,有对日渐式微老物件(包括方言)等历史背影回望的怀恋和哀叹—— 

  曾经也会剪纸,那个年代的小女孩应该都尝试过,几十年过去了,一种曾经在民间很普及的生活技艺已经变成了非遗,成了少数艺术家掌握的专业技艺。
  还有一种编结电线花的手工艺,现在已经绝迹了。首先要收集不同粗细不同颜色的塑胶电线,用剪刀将电线的塑胶皮一段段环剪成一两毫米厚的小圆环,中间的铜线要保持完整,然后按设计好的图案,用细细的铜线把各色圆环编结在一起,或花朵或嘉树或房屋,成为一件美丽的艺术品。
  动手的能力是一种天赋。母亲是学生出身,年轻时是指不沾针的,据说姑姑们个个都是巧手,但她们早在我出生前就先后离开了家乡,不记得有谁特意给我指导,但我仍然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织毛衣、做针线,甚至绣花。
  我的手工作品完全是凭借想象,比如织毛衣,先是心里有一个明确的画面,一边想着一边织着,织成后常会被人传来传去当样品模仿。包括裁剪缝制衣服,既不动手测量,也不画图纸,虽然只能做简单的衣服,但针脚和指法的基本功是很不错的。
  我一直确信自己在手工方面的天赋和优势。虽然多年来业余时间更多是用于文字的串联,但时时自省,从不敢因发了篇文章印了本小书就发痴忘形,而于手工方面却从不谦虚,经常言之凿凿地口出狂言。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一向是认真的,而且会有一般人不能理解的热忱和专注。
  多年前我曾自学苏绣,当翻开一本厚厚的专业书籍时,我非常震撼,从此明白,任何一门技艺都是一门学问,其中的高深和精妙之处,不经过专门的学习是不能体会的。
  学习的能力和热情,应该是一种后天才有的最宝贵的品质吧。有段日子,每到休息日我便窝在家里,携一根相当于最小号缝衣针三分之一细的绣花针,把一根绣花线辟到三股四股,针针线线几个钟头,一朵铜钱大的花儿才渐渐显了出来……我自认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但用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来完成一件绣品,我的道行远远不够,最后只有选择放弃。
  今年夏初,因病赴外地治疗,遇到一位一起长大的发小,这人当着我的面盛赞他太太如何如何擅长飞针走线,竟至于拜名师、办大展、参加国际比赛,我听了不以为然,便随他去亲眼见证一番。
  这位发小太太有一间完备的工作室,就设在她丈夫的公司里,我着实吃了一惊:做针线活儿居然会有这么多的讲究!室内一张L形工作台,上面摆放着各种我从没见过的专用工具,旁边的架子上码放着一摞摞漂亮的布料,四壁挂满了她亲手做的大小包包和手工挂饰、挂毯,十分精致,绝对秒杀大商场里精心展示的那些价格不菲的流水线产品。
  不服不行。听说她收了几个学生,我当即决定拜师,并执意交纳了学费。
  因为只有两天的时间,我和发小夫妻商定,每天早9点报到,晚6点结束,9个小时的时间,中午同他们一起在公司吃员工餐,中间不休息。
  发小的太太早年与发小一起毕业于某著名工科大学,后来发小下海做生意,她也就辞了职做全职太太,陪孩子读书之余,偶尔接触到手工布艺这一行当,居然一发不可收拾地成为一个拼布艺术家。我第一次发自内心地感叹:同样是家庭主妇,有文化跟没文化真的区别很大啊。
  我首先接触到的是布艺制作工具。从没想到,做针线活儿会有那么多专业趁手的好工具。比如针,有各种型号的手工钢针、竹针、钩针、免穿针、返里针、穿带针、穿绳针、固定用珠针等等,还有各种小工具,如穿针器、吸针器、拆线器、打孔器、布剪、线头剪、轮刀、顶针、指套、烫板、熨斗、定规尺、水消笔、烫消笔等等。我更是没有想到,有那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美丽的材料:各种布料、各种手缝线、各种辅棉、内衬、各种棉绳、皮绳、花边、包带、各种拉链、拉链头、铜环、铆钉、木扣、带扣……
  这些复杂的小零碎,听起来可能有些迷糊,但把它们收集起来花花绿绿地摆放在你的面前,那种巨大的喜悦和满满的富有感顿时膨胀了一个人的创造欲,让人跃跃欲试,恨不能立马造出一件作品来。
  我就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一边在省中医院扎针治疗腰疾,一边又连续几个小时坐在老师的工作台前一丝不苟地画图、压线。
  两天的功夫,不敢说学到什么本事,最大的收获其实是受到了一种启发,或者说是打开了一扇窗户。原来我们看到的任何人造的东西,都可以用手工来制作,而且手工熟练精确到一定程度时,会比最精密的机器更完美。
  我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几只手工作品,拎着自己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漂亮包包,那种开心只有自己才知道。
  老师说我是她见过的学生里学习态度最端正领悟能力最好的,她鼓励我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拼布方面,认为我有获奖的潜力。
  我感谢手工制作带给我的成就感,可是要成为一个专业的手工艺人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我想我做不到。
  但对于手工制作的学习和体验,真的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