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1版
发布日期:
陕北民歌调查
  天朗地黄歌苍凉,不唱曲子不好盛。黄土地配信天游是陕北大地独有的人文符号。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民歌。它不仅反映着陕北人的婚丧嫁娶和爱情,同时记载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一代一代的口传心授,传承发展,让陕北民歌沁入陕北人的骨血,成了黄土地儿女响遏行云的激情宣泄,成了这片热土上最完美的灵性演绎。
  源远流长的陕北民歌在最近70年里有过三次传播的热潮和鼓浪:
  第一次是在1943年,延安鲁艺的文艺家下乡采风、搜集、整理出400多首陕北民歌,第一次编印出陕北民歌的正式歌谱。在延安新文艺运动的热潮中,鲁艺的音乐家以“民歌是根”创作出民歌合唱《七月里在边区》《生产大合唱》,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翻身道情》《南泥湾》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推动了陕北民歌在陕甘宁边区的广泛传播。第二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陕北民歌手为主体的“陕北民歌合唱团”给《三十里铺》《兰花花》《赶牲灵》《崖畔上开花》《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等经典陕北民歌插上飞翔的翅膀,飞向全国、飞向世界,使陕北民歌声名远播。第三次是在1974年,由陕西文艺工作者整理、改编的五首《陕甘宁边区革命民歌》,让“山丹丹花”一时红遍中国大地,让陕北民歌深入亿万人心。
  这三次传播热浪向人们宣示:陕北民歌是中国民歌大系中最具民族代表性、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一支歌脉。
  近年来,随着文化娱乐事业的蓬勃发展,陕北民歌和当代流行文化相结合,迎来新一轮热潮。2008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味着陕北民歌的价值和保护被提到了一个国家级认可的高度。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域性民歌的生存环境也随之发生较大的转变。生活节奏的变化,使土生土长的陕北民歌突然之间失去了原来生长的土地和相应的文化背景,在越来越严峻的发展形势下,陕北民歌路在何方?
  本期文化艺术报采访了二十多位陕北民歌相关从业者,采访涉及成名已久的老牌民歌手,将陕北民歌带入流行文化的民歌手,尝试将民歌与其他音乐形式融合的民歌新生代,为了生存跑场子找演出在基层传播陕北民歌的草根歌手,从演唱转向民歌教育普及推广的民间人士,推动民歌发展的地方政府、学术研究机构等。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里做着什么样的努力,您在这里或许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