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合影
刘文西先生为画展题词“草圣千秋”
开幕式现场
研讨会现场
龙艺堂美术馆馆长赵博致辞
赵博馆长为崔振宽先生等来宾讲解
钟明善先生在现场参观

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白振华)2017年10月13日下午,由西安市龙艺堂美术馆举办的“大师风范——于右任书法展”在西安湘子庙街龙艺堂美术馆开幕。此展是龙艺堂美术馆开馆首展,也是为了纪念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草圣于右任墨迹》首发式,共展出于右任先生各个时期书法精品70余幅。
刘文西、陈光建、钟明善、崔振宽、郭全忠、赵振川等老一辈艺术家亲临现场,原陕西省委秘书长、于右任书法学会名誉主席王改民,于右任书法学会常务副会长祁硕森,西安文广新局局长吴逸伦、西安中国画院院长王犇、龙艺堂美术馆馆长赵博及陕西书画界众多藏家、主流媒体等千余人参加开幕式,与会来宾参观完展览后,举行了于右任书法艺术研讨会。
著名画家刘文西为本次展览题词“草圣千秋”,并祝贺展览成功。在详细参观完展览后,说道:“于右任先生的书法自然、放松、一代大家,我很喜欢他的书法。”并反复端详于右任各种旧照,说如果有机会也要创作于右任先生肖像作品,并在照片上题写“书坛泰斗”。著名画家崔振宽回忆曾与于右任先生本人相见的场景,现场激动不已,高度赞扬于右任书法的博大精深。著名画家赵振川谈到于右任书法的“松”和“紧”,称其书法“苍劲”“自然”“儒雅”“正大”,为书画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美学样本,盛赞于先生为“五百年一大家”。王改民介绍了于右任书法学会近些年在于右任书法研究上所做出的成绩,并盛赞赵博先生为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于右任是民族文化的财富,弘扬和传播意义重大。
于右任先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革命人士,中国近百年来的文化巨匠。其被后世尊称为“旷世草圣”,其人格魅力及信仰有“为万世开太平”之博大胸怀。于右任先生早年从赵孟頫入手,后改为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础上将篆、隶、楷法入行草中,独辟蹊径。中年变法专攻草书,书写中参以魏碑笔意,自成一家,创立了“标准草书”,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为继王羲之之后的第二座里程碑。于右任先生晚年的草书更到了一种出神入化、人书俱老的境界,其书法价值、史料价值、学术价值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近十年来,龙艺堂美术馆赵博先生收藏和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挖掘整理于右任书法作品,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从海内外收集于先生墨宝一百余幅。值此于右任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八周年、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成立三十周年、龙艺堂美术馆开馆之际,特从中筛选出具有于右任先生各时期书风特点的精品举办此展览,以追忆和纪念“百年巨匠”“旷世草圣”于右任先生的大师风范。
刘文西、崔振宽、江文湛、郭全忠、赵振川、王改民、钟明善、张立柱、万鼎、赵熊和《草圣于右任墨迹》主编祁硕森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于右任先生的大师风范和伟大精神,并为本次展览题词。
龙艺堂美术馆馆长赵博在展览前的发言:
今年是于右任先生诞辰138周年,也是我们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成立30周年的大好时机。值此我馆以“大师风范——于右任书法展”作为西安龙艺堂美术馆开馆首展。展出了收集的于右任墨宝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让观者近距离更加全面地了解于右任先生各个时期的书风。
在收集于右任书法作品的过程中发现,他书法表现的内容大多以儒家思想为主。于先生最喜欢写的是杜甫诗,对杜甫爱国爱民的情怀有一种独特感情。接下来比较多的是名言警句,譬如“为万世开太平”“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等,都体现出了于右任先生胸怀天下、爱国爱民的思想。所以他一生留下了众多书法墨宝。
于右任先生的书法,像诗歌一样,像音乐一样,像大山一样,也像河流一样,因为他内心追求的就是自然。作品里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把中国书法的美与内涵用自己的心胸融合自然,体现得淋漓尽致。
展览中有一件重要藏品是于右任先生在1963年(85岁时)写给自己的一件作品。内容是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张载的《西铭》。起首第一句:“乾称父,坤称母。”这也是于右任先生的一种信仰,他特别喜欢这个内容,也一直身体力行传达这种儒家文化思想和精神。可以看到中国文脉在于右任先生这里的延续。希望它能给人们展示于右任先生的另一种心境,那种平静、平淡、天真、无欲无求的追求。
于右任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书法家、教育家、诗人、文化巨匠,他给我们留下无穷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弘扬他的爱国精神,更要把他的书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希望能借此展览,以便更多的爱好者来共同探讨、学习、研究,来弘扬于右任书法的精神,让更多的人们来敬仰于右任这座“高山”。
展览期间,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赞誉,这些现象足以证明于右任先生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愧为一代宗师、书坛泰斗、百世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