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惠霞︽杨门女将︾饰演佘太君 戏曲演员想要成功塑造好角色,首先要理解人物,再创造角色,体现人物。同时要勇于实践,把握角色的主题,挖掘人物的性格核心。这样角色才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作为一名旦角演员,以我自身在剧中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为例,从舞台实践和我的感受,来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以及演员塑造角色时必须具备的几点要素试做分析。
一个演员能否成功演好一个角色,必须对所饰角色和与剧中其他人物的关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分析精研剧本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剧本文学不像小说那样,对人物描写细腻。它只有人物对话、唱词和简单的剧本提示。语言是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剧中人物的艺术语言,反映着他对人对事的态度,是最能表达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是我们理解角色的钥匙。
我们判断一个人往往要“听其言、观其行”。演员分析角色性格也要如此。所谓人物行动,指的是由语言和动作去完成的活动过程。分析剧本能帮助演员找到角色性格,这是创造舞台形象的第一步。但要把这种性格体现出来,还得经过一番艰苦的角色创造。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重要环节,即把准人物基调、创造好典型动作、防止唯程式的表演。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程式也就没有戏曲表演。程式是创造好角色的有利条件,但如果不从再现主题思想、体现人物性格出发,而单纯从虚拟手法和程式出发,会造成虚假和形式主义的表演,从而把有利条件变成了不利因素。演员要体验与感受角色的思想感情,但这种体验与感受仍属艺术创造。不是所有的感情都要演员自己去经历一番,要通过学习社会、观察生活,来体验和感受那些没经历过的感情。
戏曲演员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自己的表演得到观众的认可。而怎样能对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产生共鸣,我认为演员本身对角色的塑造应该拿捏好尺度。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思想情感只有通过演员才能表现出来。因此,演员在创造一个角色时,不仅要“通戏情、明戏理”,更要投入,“投入”是指演员要设身处地、真挚地去深入角色规定的情境中去。否则“演员不动情,观众不同情”。
在强调演员应该投入和动情的同时,还应该明确演员决不能满足于为动情而动情,以为在表演时真的流出眼泪,真的兴奋了、激动了就都好了。对于角色情绪体验作用的正确理解,可使我们认识到情绪体验决不应是自然状态的情感,而是一种艺术的情感。演员应该从真实生活出发,创造出角色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和情绪体验,最终揭示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思想内涵。
演员所创造出来的情绪体验,还应该考虑观众的欣赏要求。生活中,一个人动了真情,可能根本不会考虑别人能否接受,而演员的表演创造必须要从这方面去考虑。如果一个演员哭得让观众难以忍受,笑得让观众起鸡皮疙瘩,就不可能表现出“情”和“戏”来。
在我的艺术生涯中,演绎了《法门寺》中的孙玉娇,《西京故事》中的旺春嫂,《祝福》中的祥林嫂,《窦娥冤》中的蔡婆婆,《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屠夫状元》中的党母等角色。
我在演《窦娥冤》中蔡婆婆一角时,首先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揣摩蔡婆婆是一个善良、老实、懦弱、自私和小农意识深厚的市民小妇,她生活的元代社会虽然动荡黑暗,但她因生活殷实,还是很善良的。她以收取高利贷来维生,所以在向窦天章“逼债”时表现得很“温柔”。她去找赛卢医收债时,没有多想她有可能被赛卢医所害,这透露出她的单纯和憨厚;从她和张驴儿母亲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对于救她的陌生人,她如实地回答了自己的家事,她是老实的人。与此同时,她也是懦弱的,在《杀场》一折中,蔡婆婆知道自己的儿媳快要被斩首时,她踉踉跄跄上台。当看到窦娥的那一瞬间,几乎昏厥,婆媳俩抱头痛哭。窦娥为了婆婆能平安无事,被逼招认,看到蔡婆婆时,想到她年迈无人照管,窦娥满腹悲痛。演出中,我首先让自己的步伐沉下去,放缓放慢,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在受到打击时的状态应该疯癫呆滞,声音沙哑,想救窦娥,但力不从心。听完窦娥的诉说后,更是伤心欲绝,这不是婆媳,是母女分别。这一折的演出,首先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和观众产生共鸣。
演戏就是演人,在演《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时,我先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佘太君刚毅严峻,忠勇豪迈,深谋远虑,是百岁老人,却老当益壮。她既是年高退隐的太君,又是心在国家的老臣;既是慈祥的老祖母,又是叱咤风云的老元帅。因此她谈吐有力,动作稳中有刚,眼光敏捷有神,像一棵傲雪斗霜的不老松。演出之前,我在学习借鉴前辈老师成功经验的同时,反复认真地分析唱词,深刻领会唱词含义。然后再逐字逐句地演唱、练习。尽量使自己所饰演角色的形体造型与声音造型达到高度统一。形似比较容易,化个老旦妆,穿上老旦服,拐杖一拄,形象就出来了。但要达到声音造型和形体造型的完美统一,做到形神兼备并非易事。佘太君年轻时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杨门女将》这出戏中她百岁挂帅,率兵出征,不畏敌兵凶猛,智取敌营。所以我觉得她的声音造型应该是苍劲豪迈、浑厚有力而又慈祥善良、可亲可敬的。既要表现她的那种沧桑感,又要表现那种英雄气概。长达十五句的唱词,采用苦音双锤代板唱法,恰似山洪激流势不可挡。我在演唱这一段时,特别注意节奏把握,前面一定要慢,一字一句,清清楚楚交代给观众。然后再逐渐加速,使整段唱腔非常完整地结束在高峰之处,使前面的慢和后面的快形成鲜明对比。
人物在剧本中是无实体的文学形象,演员要把和自己有一定距离的、有时甚至很陌生的形象演活,必须下功夫。生活中人的形象、性格以及思想等是千差万别的,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是通过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更有鲜明的差异性。
作为一名演员,要用心去体会人物,才能运用表现的手段,让观众获得鲜明的艺术形象,感受到人物情感的冲击力量。体验与表现是创造角色的手段,也是戏曲演员创造角色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