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6版
发布日期:
浅谈广场舞健康有序发展的监管及引导
■ 陕西省艺术馆 邵 怡
  近年来,广场舞成为广大群众乐于参与的健身娱乐活动。广场舞以动作简单易学、音乐通俗易懂的特点,备受中老年人乃至青少年儿童的喜爱。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自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而富有地域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无形中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群体的生活之中。从古至今,舞蹈以肢体动作来传情达意。它是一种表现性的时空艺术,以肢体为动作语汇来塑造艺术形象,抒情达意,具有动态性、抒情性、地域性等艺术特征。
   一、广场舞的种类与风格
  舞蹈从目的和作用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由专业舞蹈工作者,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进行艺术创造,从而创作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或专业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广大群众观赏的舞台艺术形式。另一类是指由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参与集体表演,通常以都市广场、公园、厂区空地为活动场所,带有强烈的自娱性,舞步一般比较简单,队形变化极少,是一种比较容易开展的“大家跳”娱乐健身形式,动作一般多带有地域特色。
  广场舞是群众参与性较强的艺术表演形式,表演场地一般都比较宽阔,表演人数众多,地域特色鲜明。例如:青海地区广场舞多以藏族“锅庄”为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广场舞则带有浓郁的“赛乃姆”风格,节奏通常轻快活泼,多附点音;陕西地区随处可见群众打“腰鼓”、扭“秧歌”的热闹场面。
  (一)民族民间舞:“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广场民族民间舞具有较强的民俗性,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各自的艺术特色迥然各异。民族民间舞的即兴性、包容性、广泛性和传承性等特点,赋予了广场民族民间舞蹈更强的生命力。同样是秧歌表演:东北秧歌以“泼辣、幽默”著称,形式生动活泼,多以“手绢花”渲染情绪;而陕北秧歌则动作刚健有力,潇洒大方,多以扇子、伞为表演道具,表达敦厚纯朴的风格特点。民族民间舞蹈的即兴性,使广场舞的人数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二)健身操:这种类型的广场舞蹈形式风格多样,往往健身拍打类、橡筋操类都属于此类型。拍打类型的健身舞蹈由于不受舞种风格、场地的限制,多以徒手拍打身体腹、背、肩、腰等各个部位的穴位和关节为动作形式,运动程度也可以自行控制,所以普及性较高。健康拍打可以疏通全身血脉,改善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从而起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作用,实为一种老少皆宜的健身方法。
  橡筋操是操和舞巧妙的融为一体,主要利用橡筋的弹力以及拉伸时产生的阻力,通过上下舞动、左右前后拉伸橡筋,使人的头部、四肢、胸、腹、腰、腿各个部位参与运动,可舒筋骨、活血脉、强体魄、促健美。动作一般优美流畅、造型丰富活泼,此类广场舞简单、易学、易记,近年来深受群众喜爱。
  (三)当现代舞蹈:这种类型的广场舞作品大多富有时代性,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表演形式新颖、时尚,选择的音乐多为当下流行歌曲,群众参与度较高,歌词朗朗上口,更多的满足了年轻群体的健身需求。例如近年来风靡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小苹果》,微博上的一张照片让中国大妈又“亮”了,她们身着民族服饰、精神抖擞将广场舞《小苹果》带出国门,在举世闻名、游人如织的卢浮宫广场跳得不亦乐乎。
   二、广场舞的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也日益提高。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们交往、休息、娱乐、观赏等活动阵地的载体,已经融入市民的整个生活体系。群众文化在广场中得到广泛的体现,广场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人们乐于参与和向往的公共活动场所及展示空间。广场文化活动,可以折射出一个城市对群众文化工作的管理理念和人们的精神风貌。广场舞蹈正是广场文化活动中最具表现力和生命力的形式之一。
  广场舞蹈不同于舞台舞蹈,具有其存在的特殊性。舞台舞蹈对场地、灯光等舞美都有严格的要求,剧场表演时舞台上的幕布把演员与观众隔开,明显地分为舞台表演区和观众欣赏区,舞台上演员动作整齐划一,为观众提供视觉盛宴。较为前者,广场舞蹈不要求剧场表演,对场地无严格规定,多以广场为主,群众可随时、随地参与其中,对参与者动作、节奏也无严格的规范,多以“自我欣赏、强身健体”为目的。健心、健脑、健身是跳广场舞的三大特点:在跳广场舞时,注意力必然都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音乐中,并随着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参与者在优美动听的音乐、美妙的舞姿中,消除疲劳陶冶心灵,感受到愉快的情绪,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通过跳广场舞,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等良好的健身效果。
  “美的享受的特殊性,即在直接性”。试想失去了直接性的广场舞蹈,必然会损害它“美的享受”。广场舞蹈以其直接性,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美的享受。它不受场地、舞姿、舞步的局限,参与的主要人群是中老年人,他们大多借此来放松锻炼身体,既是观众也是演员,两种角色融为一体诠释着“美的享受”。群众性、自娱性是广场舞蹈的主要特征。群众在参与广场舞蹈时并不要求名利,完全是为了自娱。群众利用广场舞蹈来抒发情感,使内在情绪得以宣泄,从而产生愉悦感。
   三、广场舞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近年来,也正是源于广场舞群众性、直接性、广场性的特点,似乎受到了一些“争议”。随之而来的“扰民”“噪音”“占用场地”等一系列负面报道层出不穷。健身本无过,广场舞也绝非众矢之的,归根结底还是身处同一区域的不同群体在维护和伸张自身权益时产生的“邻里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生活与区域环境供给失调的结果。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广场舞噪音扰民这类问题近几年变得尤为普遍,长远讲这是一个城市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为何得此论断,先让我们暂且停止对广场舞本身的攻击,走进广场舞群体中那些大爷大妈的内心世界,将心比心后或许就会理解他们为何会死守广场舞的“阵地”。
  无数大爷大妈是当今广场舞绝对的主力,退休后的生活让他们缺少了和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当曾经的充实状态被空虚的精神所占据后,他们更加渴望自我价值的存在感和对与人交流的话语权,于是既能健身又能将一群有过相同经历并渴望相同需求的人汇集在一起的广场舞成为大家的不二选择。与其说大爷大妈们希望通过广场舞健身不如说他们更希望将广场舞当成生活中的一种“念想”和“陪伴”,和有相同境遇、相同爱好的同龄人一起舞蹈、一起快乐。
  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很多老人的到来都是为子女照顾小孩、料理他们的生活,老人们来到异乡,要面对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的磨合,加之子女工作繁忙顾不上老人的身心感受。那么,茶余饭后能跳跳广场舞、舒展舒展筋骨;与同龄人唠唠家常、排解心中苦闷既健身又交友实属益事一件。大爷大妈们如此热衷广场舞,是他们早已把它当成生活中的“乐儿”,生活中的寄托。所以广场舞对丰富老年人生活、强健老年人体质甚至促进生活和谐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广场舞音乐声音较大,所谓的“噪音”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保证自己私人住所没有噪音污染也是正当的需求,这就要求广场舞的参与者和周围居民能从主观上做到互相理解。广场舞的参与者可以尽可能的调低音量,保证合理的跳舞时间(例如每晚晚饭后2个小时),选择合理的跳舞场所(可以选择相对开阔的广场、公园,避免占用人行通道)。目前,“有源定向扬声器”这项发明就被看做今后应对广场舞音量的利器,无论今后能否普及,至少说明很多人在积极地应对。
  总而言之,无论是主观上的换位思考包容以对还是客观的技术支持,对于解决广场舞产生的弊端,办法总比问题多。随着城市规划与发展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相信广场舞的群体会日益扩大,而未来广场舞的队伍中或许不仅有大爷大妈们,所有热爱广场舞、热爱健身的人们都可以尽情地展现自我。
  四、丰富多彩的广场舞活动
  随着广场舞的发展,近年来带有“广场文化”的舞蹈活动层出不穷,多以“以舞会友”、发展群众文化为目的。可谓是一呼百应,群众参与性极高。什么是广场舞?似乎也渐渐成为群文工作者乃至群众当今热议的问题。原北京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阮兰玉这样认为:“广场舞是舞蹈艺术中最庞大的系统,因多在广场聚集而得名,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以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在公共场所由群众自发组织,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妇女居多。广场舞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是专属于人民群众的舞蹈,因为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群体的不同,所以广场舞的舞蹈形式也不同。”
  各类广场舞比赛中经常会有很多舞台色彩浓郁的节目脱颖而出,夺得桂冠。这不禁让我们再一次重新思考什么是广场舞,舞台化的广场舞作品是否具有群众普及性?群众广泛参与、舞蹈动作单一、简便易学的广场舞又是否能在各类比赛中拔得头筹?种种的矛盾层出不穷,成为举行广场舞比赛以及评奖的一个瓶颈。广场舞集健身、娱乐为一体,是一项饱受群众热爱的业余运动。它不仅深深地扎根于群众的生活之中,而且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又不断地融入现代舞蹈意识与形式,从而出现风格多样的广场舞蹈。丰富多彩的广场舞活动应以群众参与性为目的,以质朴的形式来展现,把握群众性,普及性。
  结语
  21世纪的广场舞,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所肯定,大家都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互动也为广场舞增加了许多的乐趣。广场舞作为现代城市广场发展的产物,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成为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它一方面反映着城市社区的完善程度,一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活满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象征。
  广场舞的表演内容是热情欢快的,在跳广场舞时每一个舞者都是在与心灵共舞,他们把细腻的情感注入舞姿中,在展现自我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信。使舞者与观赏者都得到了精神方面的享受,这是参加广场舞的原动力,也是广场舞自产生以来经久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