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本文特指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人类思想的重要载体,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平台。学术期刊的建设对于我国知识体系的建设,对于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同时,随着互联网及数字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更新换代,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获取信息手段的多样化,让学术期刊同时面临着如何坚守并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和如何应对生存危机的双重挑战。
学术期刊首先应突出其引领作用。此处引领,既指学术品格的引领,也指政治方向的引领,即学术刊物应申明“为什么人”的问题。一份学术刊物应具备科学、客观的学术品格,尊重知识的客观性,遵循学术规律,遵守学术规范,以公正、求真的文化力量引领社会。学术期刊是公器,是为昌明真理、融化新知,断不可因一己私利,一己好恶,为利益而折腰,为人情而丧失准则,折损学术期刊的品格和引领作用。学术期刊不仅要注重学术品格的引领,更要注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政治方向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学术期刊的意识形态性,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并引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实现学术期刊的强国梦,共同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习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习总书记的讲话,为学术期刊的发展与建设指明了方向,廓清了思路。因此,学术期刊应自觉巩固和维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构建,自觉坚守学术品格,突出学术期刊的重要引领作用,才能为新形势下的学术期刊建设破除思想迷局。
其次,学术期刊应着重突出内容、倡导服务意识。学术期刊的数字化是未来不可逆的趋势,与其抱怨传统纸媒的衰落,不如顺应进步潮流,抓住历史机遇,用好互联网,实现学术期刊的现代转型。2015年12月,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提出了“知识服务化”的概念,旨在强调“读者至上”的理念,强化面向读者办刊的学术本源,倡导“互联网+”的知识服务办刊模式。知识服务化的倡导,为学术期刊的转型提供了思路。数字化出版对学术期刊的冲击是巨大的,但反转思路,数字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信息的共享性、规模的集群性,也给学术期刊提供了机遇。学术期刊应着重在内容上做足文章,不但要在专业性、专属性上特色鲜明,还要就当前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普遍关心的重大热点,需要正本清源的重大理论问题及时跟进、勇于发声。重视内容与重视服务二者是两位一体的,都是要面向本源,面向读者大众。在内容至上的前提下,学术期刊也要利用好各种新媒体平台,重视与网络服务商的沟通,加强线上线下的交流,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改进读者的阅读体验。
第三,学术期刊要有国际化意识。2016年7月,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在《光明日报》刊文指出,“学术期刊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扩大话语权、赢得尊重的重要阵地和平台”,而“我们没有一批在世界上领先的、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学术评价话语权主要被国外掌握”。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今天,国内外思想的对话与交流变得尤为重要,如果话语权被国外掌握,对话与交流就变成了不对等的行为,就有可能沦为国外意识形态的盲从者、盲信者。因此,学术期刊必须要有国际化意识,既要认识自己,也要认识世界,更要让世界对自己有所认知,由此走向认同。所谓的国际化不仅是指编辑队伍的国际化、作者队伍的国际化、发行渠道的国际化,还包括出版标准的国际化、学术规范的国际化,在话题选取、研究视域、研究水准方面要与国际接轨,要开展更多与国外对话的学术活动,开拓更多与世界交流的渠道平台,让世界更好地理解并认同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最后,学术期刊应注重高素质出版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学术期刊的较强专业性,读者面的相对狭窄,限定了期刊运营的范围和规模。但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如果不去主动适应和发展,学术期刊岌岌可危的生存现状将会愈发恶化。事业大发展,人才是关键,学术期刊应着力打造一支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编辑及发行队伍,来应对已经到来和即将到来的重大挑战。习总书记明确提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术期刊要成为合格的哲社思想的传递者,必须在出版人才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敏锐的政治嗅觉,高尚的道德情操,突出的学术鉴别能力,这些都是必备的基本要素。在此原则之下,较强的战略眼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较熟练的新媒体技术、较优异的外语能力,只要具备其中一至两项,都可以大胆引进,以此推进学术期刊的发展与运营。
学术期刊是关乎知识体系建设、关乎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在大数据时代的冲击下,学术出版界应该主动作为,积极面对挑战,努力成为习总书记殷切希望的“倡导者、开拓者、引领者、支持者”,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