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折子戏《寇准背靴》中,我饰演寇准一角。在表演中我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做到了一个结合、一个统一、一个突出。
一个结合就是将寇准的性格特征与自己表演风格结合。寇准的性格特征是智慧、诙谐、幽默,而我的表演风格是稳健、刚劲、大方、持重。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人物栩栩如生。一个突出就是突出了寇准的“智”,寇准所有的智慧都是围绕着他对国家的“忠心”来施展的,只有抓住了这条主线才能向观众展示寇准的内心世界。一个统一就是在动与静相衬、虚拟与写实结合中以体现一种凝重、悲壮的情趣韵味而传神写意的。如何将这两种表演风格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和谐统一,而使人物性格中升腾出一种有诗意的哲理意蕴呢?这就需要演员对寇准这个人物形象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琢磨,我积极寻找寇准的生活愿望、行动目的,领会人物的思想逻辑、感情基调、个性特征、行动步骤以及需要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自己找到了符合人物需要的、有血有肉的表现方式,最终刻画出了这个鲜明的舞台形象。
《寇准背靴》这出戏,故事情节是北宋时期,昏王无道,听信奸贼谗言,将忠心报国杨六郎元帅充军云南,并假传圣旨赐其毒药,多亏杨六郎好友任堂慧搭救,因此杨府虚报杨六郎病死,假设灵堂。此时边关告急,八贤王和寇准同往杨府吊唁,寇准发现许多疑点,最后跟踪柴君主,访出杨元帅。
《寇准背靴》是豫剧的一个代表作品,也是须生行当的重头戏之一。多年来,我一直想排演这出戏,后经朋友引荐,我有幸向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何尚达老师学习了此戏,这出戏对演员的表演、功力、技巧要求很高。它的精华是演员在表演上:寇准怕脚步声惊动了柴郡主,所以要两次踢靴,再把空中掉下的靴子接住;以及两只靴子绑在一起,扔在空中转两圈后掉下,然后套在脖子上,使用矮步跳跃等高难度动作技巧。整整两年时间,我和何老师都泡在练功场,每天的排练都是身心疲惫,大汗淋漓。刚开始的时候,我常常被掉下的靴子砸得鼻青脸肿、满头血包。但经过长时间苦练,难点被我一一攻克,高难度动作和技巧也能熟练掌握、运用自如。何老师常常说:“你吃苦的精神,可以和我年轻时候演的《王佐断臂》中的陆文龙媲美了。蟒袍都穿臭了,可以放到院展览室。”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在院团的考核中,此戏得到了专家同行一致好评。大家都为我的表演和技巧拍手称赞,我也因此参加了陕西省“秦风,秦韵”的展演活动。如果没有这一段勤学苦练及何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我是根本无法取得这个成果的。
我平时演老生文戏比较多,寇准这个人物属于首次尝试。如何表现寇准的形象,何尚达老师和我都觉得应该从身段、动作、眼神入手。动作要趋于豪放、洒脱、诙谐、利落,以体现寇准的机智、果断。而眼神更是不能有丝毫松懈:跟踪柴郡主时要锐利、自信,柴郡主回头时要有惊慌流露,断定杨六郎还活着时又要有洋洋自得和得意忘形。每个细节都需要精雕细琢和准确表达。
在我的理解中,《寇准背靴》中的寇准应该是风趣、幽默、诙谐、正直、充满智慧,为国家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在这出戏中,细心的寇准观察到杨六郎的灵堂里,柴郡主外穿丧服,内穿红裙,满灵堂的人哭得都不怎么悲哀,因而产生了怀疑。他悄悄跟踪柴郡主到后花园,看见柴郡主脱去孝服,露出红衣服,提着小篮子高高兴兴向后花园走去,此时他断定杨六郎身亡有诈。戏中有很多唱段描述寇准的智慧和观察能力。其中:“她提篮给谁把饭送,丧未满脱去孝衣露大红,杨元帅要是真丧命,她此情太不近人情,元帅死活我料八成,一没逼,二没问,是她亲口露底风,说什么她心明来我不明,我好比豆腐拌小葱,你拐弯抹角只管走,咱今晚来一个跑马灯。”柴郡主也是见多识广,聪慧过人,发现有人跟踪,便和寇准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年轻的柴郡主一会儿快步如风,一会儿慢步挪动,这下可把一把年纪的老寇准折腾得够呛。他在后边跌跌撞撞,像一只老鼠一样畏畏缩缩,瞻前顾不了后,瞻后又顾不了前,一不小心,靴子“蹭”的一下飞了出去,又怕掉在地上发出响声,赶快接住,这个动作要求干净漂亮,精准无误。他背上靴子,继续跟踪,由于不穿靴子那只脚找不到平衡点,就一高一低、一瘸一拐跟着。穿过花园,蹚过小溪,生怕一不留神,被柴郡主发现或溜掉。动作非常幽默滑稽,戏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用眼神、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戏曲程式动作,准确表达人物的内在心理。这些动作也丰满了人物的形象,深刻地刻化寇准为了访贤,自己的形象也顾不得了。他帽子歪戴,光着双脚,满头大汗,狼狈不堪,但最终如愿以偿找到杨元帅。
由于我深挖了寇准内心的情感,所以在表演中就把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节奏,积极地转化为外在的形体动作表现了出来。在表演中,我既注重戏曲手、眼、身、法、步的传统程式运用,又吸收了武生、须生及话剧的一些台步、身段和念白,一举手、一抬足、一板唱、一段白都很讲究,千锤百炼,精益求精。
《寇准背靴》是一出深受观众喜爱的折子戏,扮演寇准和柴郡主的两个演员在花园的表演要配合默契,神形兼备,才能珠联璧合,如能配合音乐节奏的变化,会进一步增加戏的层次感,使人观后恋恋不舍,回味无穷,用载歌载舞来形容此戏是最恰当不过的。通过《寇准背靴》这出戏的排练和演出,使我深刻地悟到:一个好演员,只有合理娴熟运用行当的表演和技巧,才能充分塑造出生动鲜明的舞台人物形象。在舞台上的一动一静、一张一弛,都是为了尽可能地使角色有血有肉、细致立体、内涵丰富。
我从艺快四十年了,演出了许多剧目,有《赵氏孤儿》《双官诰》《姐妹易嫁》《继母情》《走雪》《杀庙》《坐楼杀惜》《盼子》《买画劈门》《寇准背靴》等。在不同戏中扮演性格迥异的角色,如果稍有相同之处都是失败的。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与几位老师对我的辛勤培养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我的另一位老师吴德,我在工作以后,吴德老师为我加工排练了《走雪》和新篇现代戏《继母情》。在吴老师谆谆教导和培养下,我学会了现代戏与传统戏在刻画人物上的相互融合,更加丰富了我的表演。这段时间也是我在艺术上取得最大进步的阶段。我明白了演戏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只有把人做好,才能把戏唱好,这为我以后的为人处事和艺术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各位老师和前辈们的付出使我学会了表演,学会了塑造人物,让我受益一生,我从内心永远感恩他们,也感谢我的同事和朋友,因为有他们无私的帮助,才成就了我艺术上的进步。我深知艺海无涯,艺无止境,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多排戏,多演戏,塑造出更多更好的艺术形象奉献给广大观众,回报他们对我的希望和厚爱。对于我来说,一个人,只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价值了。
我饰演的寇准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特别是“背靴”一段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鞭策。我将再接再厉,不断探索和创新,为观众塑造更多更好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