婀娜旗袍诗,曼妙花样时

■ 颉秦华

文化艺术报 副刊
  旗袍,改自满族妇女服装,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贵族的衣饰,区别于沿袭了3000多年的汉服服制。
  一个多世纪以来,旗袍从款式到质地,经历了很多变化,但旗袍本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却无可改变地传承了古韵丰盈的中国情结,它是中国女装古典美的精华,是千年历史的另一种氤氲。女人味,注定离不开旗袍,从宋氏三姐妹到张爱玲再到《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都对旗袍情有独钟。一袭旗袍在身,或莲步轻移,或朱唇翠袖,或眼波流漓,或轻盈浅笑,或凝神沉思,举手投足间都显得恰到好处。
  如今旗袍俨然成了中国国服的代表和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同时也发扬光大至全世界。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引领了人民大众对时装的追求,而旗袍,在国际时装节上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更胜当年。约翰·加里亚诺在1997年秋冬高级女装系列发布会上,就引用了中国旗袍的因素,以大红色为主题,保留旗袍中窄身的腰身设计,配长长的下摆和流苏装饰,增加了华丽的奢华之气。“龙”是中国的象征,在传统旗袍上多以绣龙来陪衬,而伊夫·圣·洛朗在2004年秋冬服装系列发布会上,就运用了“龙”的图案,颇具民族韵味。
  旗袍作为东方服饰文化的一朵奇葩,充分体现东方女性的独有风情和神韵,正展示着其独特隽永的魅力,被世界各国人民接受和喜爱。并被作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就连我们的主席夫人,出国访问都用旗袍的元素来展现中国女性的高贵神韵之美、这种东方美,令人叹为观止。
  我一直觉得喜欢旗袍的女子,必定是喜欢旗袍特有的风情,或妖娆妩媚,或温婉娴静。妖娆处似一朵开得极盛的牡丹,在枝头顾盼生姿;而温婉处则恰似一朵水莲花,在微风中低头颔首,有着不胜凉风般的怯怯娇羞!那是一种让人不忍触碰的美!在女性独立和日益发挥作用的都市竞争中,我们何不让这清韵典雅、古朴香醇,继续流连于刻板冷漠的城市之中?让这高领、盘扣裹一袭美妙身材的民族文化符号,尽情展现都市女性的芳兰竟体,而非千里一曲,完美诠释整体与局部、传统与开放、繁复与精简的现代都市情怀。
  旗袍,其具有独特的传统韵味和时尚之美,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引领新潮的今朝。在习总书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号召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传承和发扬旗袍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东方文化的蕴意和传承。让袅袅娉娉,柳摇花笑的旗袍,成为代表东方女性气质与高贵完美结合的经典。
  芊芊淑女,婀娜旗袍着身,曼妙多姿,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君不见那绫罗绸缎,艳之韵之,芸芸众神赞,飘飘仙子舞。美哉!真可谓:“婀娜旗袍诗,曼妙花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