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4版
发布日期:
不要把宽容虚伪化
■ 西安市第二中学高二(1)班 谢 敏
  宽容可以纵容,纵容再怎么也不可能被看做宽容。
  宽容自古到今都是人们歌功颂德的品质,都是华夏民族所崇尚的。在生活中大家都是把宽容挂在嘴边丢在天边。
  在嘈杂的夜市上,人们间的摩擦总是不会有所停息。一不小心的一个碰撞,不经意的一个眼神说不定彼此就会大动干戈,酿成惨剧。
  你可以说他们不知什么叫宽容吗?
  宽容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精神。无论是谁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些,明白什么是宽容,可是又有谁做得到?
  宽容,是的,他们做到了。
  他的出身使许多人都羡慕,他父亲因老来得子,对他百般疼爱。在2011年9月6日,他因殴打他人被拘留教养,家人因他是家中独苗、宝贝,以年轻气盛等借口原谅了他的过失。2012年9月19日,他被解除教养。家人本以为这样的教训会使他改过,但2013年2月22日,他又因涉嫌轮奸案被刑拘,又因未成年所以移交少管所。于2013年10月11日他被判10年的有期徒刑。他家人更为了保住儿子而找律师造假而为了儿子减刑。但这一切无疑是在诱导他儿子再一次坠入深渊。可以自认为有强大家庭背景就可以无视法律,无视伦理。
  而这个年轻人幼时就被他父母视为“天才”,父母自认为儿子天赋极好就放松式教育,满足式教育,溺爱式教育。无疑就是他们使儿子变得骄横,盲目而去触及法律的尊严。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纵容,可他们却可能认为儿子是天资好,犯过错误就会意识到,就会去改。这种观念使他们以为儿子优越于同龄的其他孩子,并认为儿子会成为下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次一次的,去将宽容无限化、虚伪化、将宽容与纵容等同。
  孩子毕竟知道太少,始终是孩子,一味地无视教育,只会让孩子成为方仲永。对孩子的错误是应宽容,但宽容不等同于纵容,加上一些训斥和引导总归是好的。
  祖国下一代的文化传承和品德传承,总不能再一次将宽容变味吧!
 
  教师评语:观点有一定深度,对论题“宽容”的理解有深度,体现了你对生活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只有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对生活有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才能写出有说服力、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语言质朴,如叙家常,娓娓道来。(指导教师:周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