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安道情现代戏《江姐》取材于著名小说《红岩》,移植于歌剧,讲述了重庆解放前夕地下党员江雪琴(即江姐)带着省委指示,奔赴川北开展武装斗争。由于甫志高的叛变,江姐不幸被捕,面对威逼利诱,顽强抗争,直至慷慨就义。这部剧作,本是家喻户晓的现代戏曲精品,人们往往关注“江姐”主要人物的塑造和角色,而对于沈养斋这个“反派”特务头子的角色对全剧故事剧情的逐步推进所起的作用却鲜有关注。
【关键词】沈养斋性格、时而精明细致、时而狡猾阴险、时而凶相毕露、复杂多疑多变
人物塑造,尤其是现代戏的反派角色,通常情况下,作为演员,往往会流于脸谱化的程式,在化妆造型上做足功夫。对我本人来讲,以往不论演出古装剧,还是现代戏,都是扮演的正面角色,而在长安道情《江姐》这一剧中,“反串”出演沈养斋这样一个反派特务头子,无论从演技,还是从角色体验方面都是一种尝试和挑战。那么,如何根据剧情来演绎这一角色,利用服化道,利用语言形体来刻画这一特殊身份的人物,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而为全剧,突出“江姐”这一主要人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沈养斋这一人物,在长安现代戏《江姐》中,不是一个简单的“过场”人物,不是一个不起眼的“龙套”角色。其身份是国民党川北地区特务机关的负责人,是一位死心塌地为摇摇欲坠国民党反动政府奔走,不惜绞尽脑汁,为川北地区地下党组织领导人民迎接解放的武装斗争,无所不用其极的特务头子。
因此,这一人物出场,首先是一副长袍马褂,温文尔雅,似乎不露声色的扮相,而他心里想的,依然是怎么把川北地区的地下党组织一网打尽,布置手下爪牙,根据叛徒提供的情报,伺机抓捕身负重要使命的共产党员“江雪琴”。
在其出场亮相的这一场戏中,单看服装扮相,也许会有观众认为,他不过是一位有教养、有身份的旧绅士而已,但是,通过“局势如麻乱纷纷,长空阵阵起红云;满山野草烧不尽,叫人触目又惊心......戡乱剿匪灭赤祸,还需我铁掌定乾坤”唱词,一个阴险毒辣,暗藏祸心的特务头子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而正是这些,就同时表现出了沈养斋性格中精明细致却又透着一种执迷不悟的反动派“自信”的一面,塑造出其包藏祸心,对革命者不惜赶尽杀绝的凶狠本质与嘴脸。
反派角色大多有着复杂多变的一面,他是戏曲影视众多艺术形式中,一步步把故事引向高潮,不单单是主要正面角色的一个反衬,而是为突出主要人物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镜子,不能单纯把他看做戏曲演进的过场。
沈养斋在长安道情《江姐》这一剧中,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很多,但是,以我本人的粗浅理解,沈养斋不能不说对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摇摇欲坠的前途仍心存几分幻想,依然不遗余力地为其所谓的“党国大业”,不惜东奔西走,带领其手下,乔装打扮,四处收集情报,四处布置“罗网”,好像要扑灭川北地区熊熊燃烧的革命烈火。因此,沈养斋第二次出场,与第一次出场略显不同的是,其又是一副手拿文明棍,身穿背带裤,谦谦君子的模样。当然,除了肢体表演外,把其趾高气扬、狡猾阴险的一面展露无遗,同时,又把这一特殊人物的身份、心态,活脱脱展现、传达给观众。
限于戏曲的场次与容量,配角人物不只是一位,而作为反派角色,总是不可或缺的,随着剧情的推演,沈养斋这一人物,到第三次出场时,已是“江姐”被捕,似乎作为川北地区特务组织的最高领导,他仿佛觉得“大功告成”,出场时,换成身着将官服,一副凶相毕露的样子。面对“江姐”这一共产党川北地区的领导人,面对着身陷囹圄的“江姐”,他先是通过“岁月如流,浮生如梦,尘世上有几番明月春秋,莫把这幸福安乐空抛却,为一念之差遗恨无穷,你要三思而行”一段唱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好言相劝,希图江姐能够招供投降,在“江姐”一番坚贞不屈、正义凛然的斗争面前,最后,不由得恼羞成怒,凶相毕露,不惜以死刑相威胁,显得黔驴技穷。
戏剧只成就大演员,而没有小角色,总之,戏曲人物的塑造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艺术,长安道情《江姐》这一现代戏中,沈养斋是众多非主要人物之一,算不上起眼的小角色。在扮演这一反派角色中,如何结合长安道情这一地方剧种的自身表演特点,准确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如何把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如何为戏剧的演进增加张力,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探讨的课题。而我的体会,是于台词、形体、行为之外,要做到人物的完美塑造,还必须在人物内心活动的表现上下足功夫,做足功课,以达到一个戏曲演员“扮谁像谁”的完美呈现,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
消除因欣赏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的审美隔阂,从而使戏曲艺术拥有更多的观众,被更多的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