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3版
发布日期:
书评
笑演人生这出戏
■ 温洁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国庆节,拜读李焕龙长篇笔记小说《阿文的故事》,饱尝了“官场现形记”的酸甜苦辣,领略了作家别具匠心的创作方式,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毫无遮掩的故事再现,扑朔迷离的思想揭露。
  说实话,我从来不认识阿文,不知道何许人也。但是在《阿文的故事》里,我的脑海定格了他的形象。两袖清风,为人正直,酸甜苦辣几分?迎来送往多委屈,常无奈,几多愁绪。含泪的笑,无声的悲,饱尝官场滋味。笑演人生这出戏,固艰辛,上下求索。不知道这是否是对阿文平凡的官场生活最好的素描?
  《阿文的故事》分为八章:势子、尴尬、机智、笨拙、家事、外遇、学问、方言,讲述了就职于事业单位的科级干部阿文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忙忙碌碌的情节,再现了官场八面玲珑、逆来顺受、悲欢离合的各种矛盾和纠葛。无可奈何花落去,他常常被精通为官之道者蒙蔽、嘲笑、戏弄、侮辱,成为21世纪官场“小公务员”最典型的代表和缩影。
  《阿文的故事》多像一部现代版的笔记体《官场现形记》!作品以官场为对象,篇幅短小,形象逼真。正是作家选最具有代表性、最能突出人物性格的材料加以润色渲染,运用夸张讽刺的手法,作了细致生动的刻画,“老部下”“女秘书”等故事都显示了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深厚功力。“碰杯”“两滴香油”等故事,可见作者对于官场中的腐败,洞若观火,以作家特有的敏锐,抓住其表象,并透过表象,揭露其本质,使他们的丑恶形象暴露无余。这种毫不留情的暴露,将作者满腔激愤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作品内涵深入的了解。
  《阿文的故事》在创作中,风格独特,彰显了四大特色。
  一是特写和细节描叙,突显了人物个性和社会风情,时代背景的宏观与微观结合妙法,鞭笞了官僚主义作风和人浮于事的弊病。在作家的放大镜与显微镜之下,社会效应大增,有战斗力的笔记小说远比不痛不痒的长篇巨著,更受读者青睐。
  二是笔记小说幽默讽刺的泼辣语言,特别是风趣的对话描写与心理描写,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本笔记小说很薄,但是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所见所闻的本省本市的这个部那个局的大小故事和笑话,进行补充,有了联想和想象,薄书也就变成大部头的书了;而且,这符合读书规律。
  三是用笔记小说的形式,展现十分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作家以小说的故事与视角,讲述“老百姓眼里的真实世界”。作品人物与故事情节的刻画与描写,尽管作品情节和人物多是夸张、变形的,但整体和宏观上却极其高度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真实。
  四是行文简洁洒脱,有举重若轻的张力。散淡而不失厚重,短小而深邃。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构思奇巧。作家往往把文眼置于结尾,于皮里阳秋的铺垫之后,忽然轻轻一抖,出其不意地亮出作品主旨,从而把作品推向高潮,给人以或惊讶、或震撼、或深思、或回味的阅读享受。而且于此戛然而止,将巨大的感悟空间留给读者,把读者拉进作品设计的特定氛围,形成作家与读者的互动融合,既留住了读者的目光,又借助读者的思索延伸了作品长度。恰好赋予作品以小见大、俗中有雅、质朴刚健的文学厚度,表达宽度和主题高度。
  品读笔记小说《阿文的故事》,有一个词汇蓦然跃入我的脑海。这个词汇,就是“风格”。毫无疑问,作为一位成熟的作家,已经独具风格。他的作品立足于职场、官场;叙事风格客观平实,散淡冷峻而不失幽默;寓大主题于“小文章”,意在警世醒时。
  “官场如舞台,人生如演戏。”这是一位朋友曾经感慨万千地对我说过的一句话,用在这里实在是恰当不过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官场也是五彩斑斓的。作家笔下的阿文,本想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然而在腐败蔓延的现实压力之下,他只好用无奈和惘然笑演人生这出戏。人类之所以为人类,归根究底是由于其能创造文化和文明。而文化和文明的伟大创造则是历史不衰乃至是永恒的。我相信,不论读者是否认可我的观点,而作家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必将深受人们的青睐,将开创现代版笔记小说的新纪元。
  阿文,笑演官场这出戏,饱尝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