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小学生性教育读本”争议始末
    《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家长吐槽读本尺度太大
  近日,杭州萧山一位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在其微博上吐槽学校发放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称教材尺度太大,并晒出含有“男女生殖器相关介绍”的图片,引发网友热议。
  该读本是什么样子,到底都有哪些介绍,家长认为是大尺度,陕西的学校有没有使用呢?文化艺术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事件始末:性教育读本生殖器介绍惹争议
  被家长吐槽的这本性教育书是什么样的书呢?文化艺术报记者从网上家长晒出的书本内容发现,上面详细介绍了男女生殖器的情况,并图文解释男女性爱过程,引发争议。对于这一教材的内容,有网友和家长表示尺度大到“目瞪口呆”,认为内容太“赤裸裸”,“就是黄色漫画”,不认同这样的内容出现在小学生课本里;也有不少人表示赞赏,认为性教育没必要遮遮掩掩。
  据介绍,该读本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设计、编写的,基于校本课程教学材料设计,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分上、下册,每个学期六课时。在内容上,依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内容要求和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的六个关键概念,设计了家庭与朋友、生活与技能、性别与权利、身体发育、性与健康行为和性与生殖健康六个单元,涉及儿童性发展的各个方面。
  3月4日晚,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在微信公号上发表文章《对<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引发讨论的回应》,表示:“在我们的性教育实践中,的确面临一些所谓‘敏感’话题,如这次网友广泛关注到的二年级“身体发育”单元“人的诞生”主题中“我从哪里来”的内容,五年级“性别与权利”单元“预防儿童性侵害”主题中的内容。我们希望性知识能和其它科学知识一样,被自然、准确地传递给儿童,让儿童感觉到认识阴茎、阴囊、阴道、子宫等生殖器官,跟认识身体的其它器官一样,懂得这些器官很重要,一定要保护好。事实上,孩子在我们的性健康教育课上能自然、大方地说出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而且年龄越小越自然。”
  回应文章称,国际国内的性教育经验表明,儿童对生殖器官的正确命名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当一个身体器官的科学名称都不能从大家嘴里说出来,这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能得到正确的描述吗?能够得到很好的尊重和保护吗?当一个孩子遭受性侵害,他连什么地方被触摸都描述不清楚,如何得到有效保护?”
  3月7日,曾使用该读本的萧山高桥小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事先未与家长沟通,才造成误会,毕竟家长们的年龄及接受程度不同,存在意见分歧也难免。现在收回了该性教育图书,但性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开展很有必要,因此,将来会在合适的时机继续推进相关课程。 

    现状调查:该读本未在陕西校园推广
  教育是陕西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支撑和标志。截止2016年9月,陕西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5966所,在校学生745.5293万,其中小学5851所,初中1727所,在校学生约34万。
  据了解,2008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都曾提出把性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那么陕西中小学有没有在性教育方面走在前列,文化艺术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几所学校的老师。
  记者联系了陕北榆林某职校艺术系老师,向其咨询榆林中小学有无性教育这一课程。其回应“因为地方思想的封闭性,在性教育方面做的微乎其微,几乎属于避而不谈的话题。自己当初带初中的时候,私下与学生交流中偶尔谈及性教育方面的知识,自己的学生都会脸红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不过相比较自己上初中时的课本题材,现在的课本中在情感教育和疏通方面已经进步了很多。”
  西安丈八路一所公办小学,班主任老师回应称,最近网上热议的读本尺度太大的新闻自己也有所了解,自己学校目前没有相关的教育,但她觉得孩子有权利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想起自己小时候问父母自己是怎么来的,父母说从河里捞的、从垃圾堆旁边捡的,自己永远记得那时候自己心情是多么失落。现在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自己会提到这方面的事情,并且会让家长大大方方的告诉孩子,他们是爸爸妈妈结婚生出来的。小孩子的思想很单纯,接受新事物也比较快,她觉得现在小学应该分年级开设性教育课程,关键是在于老师如何引导。
  另一名咸阳老师回应,现在的孩子相对比较早熟,应该在小学开设相关的教育,但她认为只针对高段年级懵懂期的学生开设就行,进行适当的干扰教育。
  临潼区公办学校的老师说:“性教育在初中年级阶段会有生物课,但是一般都会一概而过,目前学校还没有专门的性教育课。这门课得开,不然很多初中生对自己是咋来到世界上都存在着疑惑。”
  3月8日下午,文化艺术报记者来到位于自强西路的郝家巷小学,正值学校放学时间,多位家长站在校门口两侧在等候孩子放学,记者向家长询问是否知道最近在网上热议的性教育读本,部分家长表示,自己在网上看了读本的截图部分,感觉不太能接受这样的读本,主要是自己在校期间并没有受到这方面的教育,担心会影响孩子其他的学科。部分家长认为性教育不重要,等孩子长大后自然就懂了。而部分家长表示,应该将读本与其他课本一样看待,不应该戴“有色眼镜”,因为性教育也是一种科学教育。
 
  专家建议:家长应该参与孩子性教育其中
  榆林市第二医院生理保健科的杨主任表示,性教育对中小学生是很重要的,因为目前这类科普书籍较少,学生几乎没有正确了解的渠道。所以,通过正规的图片、科普及老师的引导,是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保护意识、自我认识及生理常识。他还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孩子都比较早熟,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应该主动为孩子讲解一些生理常识。
  就部分家长认为读本尺度大,不认同这样的内容出现在小学生课本里。榆林市第二医院心理主治医师王桂荣说,这件事情可以一分为二去理解,一方面性教育通过正确引导,能够让孩子更好的看待自己的身体,是有益处的,这是一件好的事情;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发展,大家的认识有所提高,但是东、西方理念还是有区别性的,也许这部分家长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能一下完全接受。可以结合传统文化,通过对性教育方式、读本的探索和普及来接受这一科学教育。文化艺术报记者李济朴 

  链接
  国外性教育这样做
    美国 学校性咨询室只对学生开放
  美国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传授生育、两性差异、性道德等知识,初中阶段讲生育过程、性成熟、性约束等,高中阶段讲婚姻、家庭、性魅力、同性恋、性病、卖淫现象、性变态等,并向学生发放避孕套。现在全美14个城市的32所公立学校中都建有性咨询室,回答咨询的也是孩子,其内容对教师和父母都保密。

   日本初高中设“协助者协会”
  日本
文部科学省出版的小学第一册《卫生》教科书封面,就有女性和男性的性器官图。日本初中、高中还会设立由专家学者成立的“协助者协会”,负责向学生提供各种性咨询、性教育,并编写性教育指导手册。

   瑞典电视节目普及性教育
    瑞典 的性教育是世界性教育的典范。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教育,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1966年,瑞典又通过电视节目实施性教育,打破了家长难以启齿谈性的局面。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