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偶得李文德先生与王芳闻老师合著的长篇小说《安吴商妇》,是一部以认真严肃的纪实手法兼顾大部写实与细部虚构为一体的历史小说,只是它描写的是一个身处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教统治之下的柔弱女子周莹以自己的聪明与坚韧对抗来自家族与社会的压力,逐步登上秦商顶峰建立自己商业王国的创业历程。
《安吴商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第一次描写了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秦商创业史,塑造出了一位有血有肉、善良正直富有侠义精神的女商人周莹的典型形象。这是一个从小就接受了商业文化熏陶,身受严格儒家文化教育的女子,更是一个文武双修敢于对抗强权与匪患,威武不屈的巾帼豪杰。位于陕西省泾阳嵯峨山下的吴氏庄园,因为吴氏一族安家于此故名安吴堡。吴慰文先祖从宦为商,至其子吴聘迎娶三原县孟店村富商周梅村之女周莹为妻时,吴家已财势大减。周莹嫁入吴家不久吴聘便因病而死,其公公吴慰文在巡视全国各地商铺途中落水而亡。周莹以新寡之身,在吴家家业遭遇变故之际秉承其父的经商才能,以果断决绝的手法处理了吴氏家族内部因主人死亡而可能引起的内讧,并巧妙利用官府势力成为吴氏家族的掌门人。
在周莹主政安吴堡的25年里,吴家商业王国从丈夫死亡之初的风雨飘摇到店铺遍及全国的鼎盛辉煌,创造了秦商创业史上的传奇。更令人惊异的是,商妇周莹不但具有非凡的商业才能,而且具有异常敏感的政治天赋。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西逃至西安后,周莹先后捐银五十万两,被慈禧认为义女,诰封一品夫人。周莹使吴家中兴后,在安吴堡修了规模巨大的堡寨,分为内外两城,内城为吴家私宅,分为东、西、南、北、中大院,周莹则独居堡中的迎祥宫,主政全堡。
《安吴商妇》是李文德先生与王芳闻老师历时四年的心血之作。据闻李文德先生早年便一直千方百计搜集关于安吴堡女商人周吴氏的材料,无奈于文革之中遭遇浩劫,大部分材料被焚毁。至创作之时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无法独立完成这一牵系一生的心愿。此时恰逢同样关心文学与家乡文化的女作家王芳闻老师,于是双方本着抢救家乡文化的夙愿,遍访相关人物与古迹,求教文化、经济方面的学者专家,历时四年艰辛,终于完成了这部煌煌三十五万字反映秦商创业文化与渭北晚清时期民生图景的纪实文学。
时至今天,安吴商妇周莹的出生地,位于三原县孟店村的周家大院十七座庄园有十六座焚于战火,但剩下的唯一一座周家大院保存完整,成为反映当时历史与民俗生活的见证。而位于泾阳县嵯峨山下的吴氏庄园因周莹病逝前埋下的大量财宝而引来无数盗宝者,安吴堡大部分建筑已毁灭于战火与兵匪之灾。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安吴堡设立了青训班,先后培养了两万名抗日救亡干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安吴堡遗址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谈及陕西商人在明清历史时期表现的时候,王芳闻老师说:“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西周礼乐,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加之天府之国的优越地理环境,在三秦大地上孕育了一代代秦商巨贾,几千年来,他们纵横驰骋在丝绸之路,盐马古道,茶马古道上。特别是在明清时期,秦商以渭北为中心,以沟通中西部贸易联系为己任,运粮于塞上,输茶于湖苏,贩布于江南,鬻皮于甘宁,卖烟于南洋,植木于秦巴,成为名震全国的商业资本集团,在中国明清史上写下了令人荡气回肠的雄浑乐章。明代陕西人韩邦奇曾写诗赞说:‘浦有美人儒而商,江南塞北飞车行。本为养亲营四方,王民奕奕家用昌。’这时渭北涌现出的一大批秦商杰出代表人物,咸阳泾阳王桥于家、社树姚家、安吴堡吴家、三原孟店周家、渭城穆家、武功康家、高陵县刘家、渭南孝义镇赵家、信义焦家、板桥常家、齐店曹家、西塬贺家、阳部姜家、大荔八女井李家、大荔羌白温家、韩城王庄党家、富平县北李家、庄里张家,等等。一度渭北成为中国西部的商贸中心,对明清时代中国经济发挥过巨大历史推动作用。”
作为一部文学纪实作品,《安吴商妇》描写的人物前后多达一百四十多位。尤其是围绕其主人公周莹塑造的一批武师、管家、账房、商铺总理、甚至仆人、伙计均个性鲜明,他们的诚实守信、忠心耿耿表现出了陕西商人性情耿直和积极进取的一面。而周莹与身边武师王坚生死患难的爱情故事、不离不弃的创业历程,把一个身处封建礼教约束之下无法拥有个人完整情感与家庭的女强人周莹的个人悲苦刻画得深情哀婉,令人同情也令人悲叹。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忠于爱情、不求回报,富于牺牲精神的深情武师的饱满形象和磊落人格。
作为一个商业帝国的统治者周莹可以纵横捭阖于商场,把一个个叛臣降服于地,束手认罪;作为一个巾帼豪杰的周莹,她可以运用自己的文治武功,将一个个江洋大盗、山寨大王掀翻于马下;作为慈禧义女、一品诰命夫人的周莹,她可以在官场与商场之中左右逢源,财源滚滚,创造出富可敌国的财富王国。但是作为一个失去了丈夫守寡持家的寡妇周莹却必须为坚守吴氏家族的商业王国而终生守寡,不能拥有自己孩子与家庭。同时她必须终日提防来自吴氏家族兄弟们的虎视眈眈,为一个不能完全属于自己的家族的创业与守成而耗费一生的青春年华。临死之际,她将几乎所有的财富捐献和分散给了官府与吴氏家族的商业管理人以及身边的仆人。甚至她连自己的庄园与土地也全部赠送给了土地的租种者。她只给自己留下了一座迎祥宫作为死后的灵堂设放之地。而在她死亡之后,她为此奋斗一生的吴氏家族连祖坟都不让她进。她只能独卧于荒郊野外,成为孤魂野鬼。时至今日,安吴寡妇坟的传说依然流传在渭北大地,成为一段令人诉说不尽的悲情故事。
这就是一个曾经创造出富可敌国的商业王国的安吴商妇的最后结局,她的一生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一生,辉煌绚烂的一生,却也是苦难的一生,令人同情的一生。她生前主持了众多的公益慈善事业,兴修水利、降服匪患、修桥铺路、救济难民表现出了极大的悲悯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尤其是在她身上所体现出的秦商的坚韧不拔,诚信受用,以苦为乐,努力拼搏的精神,为秦商文化的繁荣和强大树立起一面旗帜。她的商业王国立足古丝绸之路东端的三原、泾阳和渭北的广大地域,以此为中心辐射全国,足迹遍及山西、巴蜀,重庆、扬州、上海和陇西的广大地域,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治格局中创造了陕西商人创业的神话。
《安吴商妇》的作者以其翔实的史料,精细的商业文化描写、婉转多变的故事情节和波澜壮阔的史诗笔法塑造了一个成功商妇的典型形象,周莹的一生集辉煌绚烂与悲苦多情于一身,在她身上所焕发出的三秦儿女的坚韧顽强的创业精神是作者对其挚爱的渭北大地与秦商精神的深情讴歌,在21世纪商业文化繁荣的今天,秦商精神中所蕴含的诚信与吃苦精神在重塑古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在反映晋商文化、徽商文化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的今天,《安吴商妇》是一部反映秦商文化精神与创业守成历史的里程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