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支持《西游记》成书
第十章(下)《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和《水浒传》应该同出自永乐十九年后的可能性非常大,和《三国演义》也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咱们看看下面的一些现象:首先是这三部名著里都同样在饭桌上出现“龙肝凤髓”这样的一道菜谱,充分说明是一个时代的讲法,若没有皇帝的支持,谁也不敢将这道菜摆在饭桌上。这道佳肴在《水浒传》中四次出现。在当年官方文化统治严谨的时代,这些能写成名著的聪明作者,不会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这是由于永乐十九年三大殿遭雷火烧毁,所以皇帝叫打压龙的一种办法;又如魏征梦斩龙王,龙头血淋淋地掉在长安十字街头。又如永乐帝在永乐十九年后:“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一字不差地择录很说明成书年代。
  此外,日本学者金文京,提出不被人们注意的一个现象,就是在明代嘉靖年的三国本中有不少圈点(解释语),在《永乐大典》里边也有,在宫廷出版的内府本中,几乎都有“圈发’现象。说明了“三国”应该是官修文化的现象,也就是参照了《永乐大典》里的有关内容,才能完成修书较准确的人物、事迹、战争、地名等等尽可能的史实定位。
  我总感悟到这三部名著,并非一个聪明的作者所能完成的编写,因这些名著里的知识面是太宽广了,一个聪明的作者也存储不了那么多知识面。再则三部名著的语言又是那么干净利落,总有当年盛行的官修文化的影子。罗贯中的《北宋三遂平妖传》,在文中的语词用法是那么地平庸,那么地小儿科。根本无法和水浒、三国中的语词相比。语言结构和叙事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的味。
  这三部名著都对落墨于平民生活的事寥寥无几,倒是把市井风俗、三教九流、官府衙内、宫廷寺院、天宫神境,皇朝宫殿、朝中复杂礼仪等等刻画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宫廷及天上的饮食佳肴、宫廷的穿戴摆设珠光宝气等等倒描写得天花乱坠,而把农民的五谷饮食农耕文化生活等倒写不出什么来。如水浒里不是描写酒店中的酒,就是肉。在肉中,一般都描写大块的牛肉和酒,对猪肉可有些忌讳了,饭店里很难发现别的饮食。这样看来,这三部名著可能都是皇帝身边的高人们编写的,他们当然对平民百姓们的各种生产生活知之太少。
  此外,水浒、三国中都有天书传授。永乐十八年,山东唐赛儿妖女起义领袖也是授了天书、宝剑的,当年传得神乎其神。三国的第二回中,张角受天书后能用妖术中云: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朮》。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言讫,化阵清风而去。可是,后来这位东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领袖,不听受天书的法旨,生异心,想夺天位,结果很快被杀。
  又《水浒传》中玄女娘娘送给宋江的三卷天书后说道“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末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失忘……”这里的玉帝和《西游记》中的玉帝同出一辙。又在《水浒传》中第一百回同样出现玉帝的身影。第三十九回中又云:戴宗慌忙别了,回到城里,径来城隍庙,唤了众人做公的,一直奔入牢城营里来。假意喝问:“那个是新配来的宋江?”牌头引众人到抄事房里,只见宋江披散头发,倒在尿屎坑里滚。见了戴宗和做公的人来,便说道:“你们是甚么鸟人?”戴宗假意大喝一声:“捉拿这厮?”宋江白着眼,却乱打将来,口里乱道:“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丈人教我领十万天兵,来杀你江州人。阎罗大王做锋,五道将军做合后。与我一颗金印,重八百斤。杀你这般鸟人!”我们不难看出跟《西游记》里的玉皇大帝、十万天兵的说法如出一辙。当年朱棣应对朝廷时也装过几乎同样的疯病。可见这三部名著的作者曾在一起切磋过。
  我们又注意到,在《水浒传》、《三国演义》里有“子母炮”的不少描述。有人认为是嘉靖朝左右才有的新式武器,当时也有可能叫“连珠炮”。所以说就把《水浒传》定位于嘉靖后才成书的,我认为这显然站不住脚。其实永乐皇帝经常带着“神机营”这支火炮部队,打击北元残余势力。很难相信在永乐大帝京师中的“神机营”手中,研制不出来叫“子母炮”的兵器。其实那时候这两种神密的炮,那是很保密的,只有皇帝身边的高人写这两部小说时,才给咱们无意中透露出来一些信息。大概罗贯中不见得知之这两种神炮吧!
  此外,在水浒中也提到“拴不定心猿意马”;和《西游记》中心猿意马是一致的思想。接下来,我们再议议嘉靖朝这个赫赫有名的郭勋:他是明代开国功臣郭英的六世孙。郭家与皇室三代联姻,因比上,郭勋权倾朝野,地位非常显赫,权势也达到了顶峰。
  据《宝文堂书目》载,郭勋除刊印过《水浒传》外,还刊印过《三国志通俗演义》。史籍称他“颇涉书史”,如《明史·郭英传》等。他家是刻书藏书的爱好世家。郭勋这个人善于迎合上意,嘉靖皇帝“大爱幸之”。有可能郭勋把三部名著在宫中翻出来给皇帝看。
  其实,高儒所编《宝文堂书目》中认定的作者,是在朝臣和言官们正在搜集郭勋的罪证时期。必定高儒这位爱书爱文的下属武官是郭勋的好朋友,这样,他们合谋给后人留下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作者一大谎言,使我们后人很难推翻。再说,他们把《水浒传》说成是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撰,显然叫你当朝的人很难理得清道得白以谁为主写的。也许在当年,把原底本给毁了。
  此外,《水浒传》叙述宋江征讨辽国,那么大的战争场面和较量,都奇迹般地存活,无一人伤亡。而倒叫征战方腊农民起义军时,伤亡了三分之二的将领。想当年,永乐皇帝大军征安南约二十多年,后只得撤回部分残兵败将,这是有教训的。想当年,永乐皇帝多次动用几十万大军亲征塞外残部时,应用稳扎稳打的推进式战法,那当然很难损亡战将的,和水浒中宋江征辽如出一辙,未损一员战将。
  惠逢彪简介
  惠逢彪生活在明代九边军事重镇延绥镇(后称榆林镇)腹地,对其周边的寺庙文化深谙于心。从军于酒泉航天发射基地司令部,是一名中西医全科门诊军医,转业于西安玉雕厂后退休。
  他爱好广泛,对《西游记》的成书过程颇多关注,进行了大量的探查,写成了49个章目,悟释了《西游记》成书的方方面面;用大量的事实和全新的视点及反证法加以论证,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认识《西游记》的精神文化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