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雅安地震。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81岁余清珍老人的3间木质百年老宅保存完好。
2013年,雅安地震。芦山县隆兴村黄小斌2001年加盖了一层没打圈梁,这次地震半拉子房坍塌,所幸无伤亡。
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芦山县一栋老式木质结构建筑虽然多处裂缝,但仍屹立在那里。
5·12地震,北川县成为一片废墟。
5·12地震中心,映秀中学。
5·12地震,北川中学两栋教学楼倒塌,1000多名学生遇难。
5·12地震,北川县是重灾区,整个县城几乎成为一片废墟,但仍有地震不倒的楼房。地震造成房屋倒塌有个奇怪现象,许多楼房是整体坐下去的,并不是九十度倒塌,按照人们思维逻辑住在底层更安全,但是,我个人观点认为并非如此。 地震是人类面临最大的自然挑战,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一直在与地震抗争,保护好自己的家园,抵御地震肆虐……
其实地震每天都在发生,只是震级大小不同而已,近十年来,人类遭遇八级左右地震就有十几次,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八级地震,死亡和失踪人数近十万,灾难现场惨不忍睹。
地震不分国界,想在哪儿怒吼由它说了算。但在发达国家,同样是八级地震损失却较少,难道地震也分贫富差距?好像遭殃的大多是那些贫穷落后的国家。
5.12地震,我们当晚就赶到了重灾区北川县境内,在灾区采访20多天,我几乎走遍了所有的重灾区,每到一处都感到触目惊心,但也看出了一点地震门道,随后我又采访了2011年日本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结合几次采访,对地震有了新的认识,我以为,住在都市高楼里的人,只要建筑质量达标,八级地震不必大惊小怪,并没有那么可怕。
5.12地震,千里之外的西安都感到强烈震感,可成都市与都江堰相隔仅几十里,成都市区几乎没听到有伤亡报告,而都江堰却成了重灾区,伤亡惨重,难道地震带在这里拐了弯?即使在地震中心映秀镇也能见到保存完好的建筑,为何?看来房子牢固最重要。
汶川地震是否与百姓生存环境有关联?几十年前,山里人大都是土坯房和茅草屋,用泥巴夯起来的土坯房是没有钢筋水泥的,就像一个瓷疙瘩立在那里,这种建筑别说是抵御地震,即使是风吹雨淋也坚挺不了多少年,但居住在茅草屋的人却活了下来,地动山摇大不了散架,不至于瞬间倒塌,5.12地震有很多穷人就是这样活了下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山民攒点钱就想到盖房,住砖瓦房到底显得洋气。山里人盖房选址很难,一般是将山体挖出一小块,虚实各一半就在上面盖房,这样的地基显然不牢。为了降低成本,采用钢筋混泥土打桩基的农户不多,直接一砖到顶,等有了钱就加盖二层、三层,同样不舍得花钱打圈梁,灾民说,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圈梁,费用至少要翻一倍。
整栋楼房找不到一寸钢筋,这样的民宅能抵御八级地震吗?说到底,还是农民手里没钱,盖不起结实的房子,但房子肯定要盖,中国人一辈子不就是在折腾房子。
5.12地震学生伤亡十分惨重,多所校舍倒塌,仅北川中学就有1000多名学生遇难。在贫困乡村,校舍比农民自建房要结实的多,称得上是当地的地标建筑。可是,这么漂亮的校舍为何会倒塌?我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原因很复杂,关键还是建筑质量不达标。
许多倒塌的校舍大多是上世纪建造的,当年为了建校,采取村民集资、政府补贴办法,贫困山区百姓集资不容易,但为了娃娃上学,山民勒紧裤带也自愿建校,实在拿不出钱就出力。当建校款筹集的差不多了,问题也来了,谁都明白建筑行业水分多,又缺乏监督管理,吃、喝、卡、要、拿回扣,村民这点集资款很快就打折了,唯有降低建材标号,钢筋变成和筷子一般粗,墙外瓷片看上去很漂亮,里面到底咋样不清楚,这样的豆腐渣工程怎能经得起八级地震?娃娃敢坐在里面上课吗?
八级地震当然属于特大地震,伤亡在所难免,但如何保护好民众的生命财产和安全,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我只是以一个目击者谈点个人的观察,并非是地震领域里的专家,好在5.12这场大地震震醒了一些人,加强了建筑质量标准。当然,地震还会发生,但不管是震级多少,老百姓的房子要牢固,千万不敢拿百姓性命开玩笑!